1939年,身处延安的教员在与中央社,新民报,扫荡报三位记者的访谈中,发表了一段关于统一战线斗争的言论。
“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
大道至简,短短二三十个字就倒出了在纷杂的世界中,如何抓准斗争的本质。
当然,这么做的前提是,先得分清“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
现在张远抓的就是这一点。
在华夏大陆,若说起打仗,夸夸其谈的人成吨成吨的人。
高喊着红旗插遍全球的人太多了。
可真发生战争,尤其是对外作战,而非防御性战争,多半会遭遇部份人的反对。
劳民伤财,破坏和平之说便会浮现。
大国博弈,和我月薪3000的有关系吗……这类言论也随处可见。
但唯独说起攻打一个地方,华夏人可来劲了。
并且平时质朴的华夏人会抛弃一切人道主义思潮,将人类的恶意发挥到最大。
那就是岛国。
若那一天要打岛国,谁反对,谁就是汉奸,拖出去先崩后问,没有冤假错案……百姓们都是这样想的。
估计真有那一天,报名参军的人能排满大街。
族谱单开一页的机会到了!
抗日战争,已经成为全民族的集体痛苦回忆。
可以说,鬼子是华夏人民的公敌。
那么按照教员给出的“公式”,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
他借这些模特的名义,就是想放大他领着外国人去看反日电影的影响力。
他若自己去看,或者带着手下去看,不会有人在意。
但涉及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日媒必定会有反应!
而我要的就是这反应。
就像张大帅干过一堆坏事,可被小鬼子炸了之后,就成了大家心中的爱国者。
自己看《南京南京》,带着模特看《南京南京》,都只是一般爱国。
唯独被小鬼子批判了,才是“爱国仙人”。
得让“敌人”来做旁证,才能“皇袍加身”。
“我认为岛国媒体应该正式历史。”张远在收到关于日媒反应的提问后,调整了自己的态度。
之前一直比较温和,随和。
现在则猛然强势。
这种强势连相隔万里,在荧幕另一侧的谢南都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