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汝鱼想了想,“先前夕照山,岳平川曾说,他的春秋,在燕云十六州的新绿田野里,在铁骑剑光如雪里,是岳家忠良铮骨,是大凉安定,是天下苍生,是一腔碧血于一生,立北方一日,则北蛮不可渡燕云,立北方一日,则南北永无兵事。”
“岳平川的春秋,是北方的‘岳’。”
提及岳平川,胡莲先生颇有叹惋,“可惜,这样一代人皆,终究还是死了。”
李汝鱼点头,“所以想问先生,我李汝鱼如果将来真的兼国了,那么我的春秋又是什么,还请先生指点,以平我心之不安。”
胡莲先生大感意外。
他以为李汝鱼已经猜到了自己瑚琏匣中所盛放的东西会影响甚至改变天下,所以李汝鱼此刻前来,必然是寻求一次机会。
不曾想却是求惑。
朽木亦可雕也!
胡莲先生想笑,于是他笑了,道了一句夫子不仅剑好,教得也好。
那就不妨让李汝鱼变得更好。
这片天下需要一个更好的春秋,一个属于盛世的春秋。
瑚琏先生坦然道:“岳平川的春秋,是基于他的北方之王,更是基于岳家的世代镇北,只不过他的春秋,终究没能大过他的心。”
岳平川的心,在王妃苏苏身上。
所以他毅然放弃了春秋,来到临安,为心而死。
无憾。
李汝鱼点头,深以为然。
胡莲先生继续道:“你之春秋,说实际一点,其实本可以在我瑚琏匣中,本可以是我老师为你准备的半个春秋,但你如今,还没有开启瑚琏匣的资格。”
老实话总是伤人的。
然而李汝鱼却不觉得有丝毫不妥,自己现在确实还不够好。
要更好。
对李汝鱼这种虚怀若谷的气度,胡莲先生越发赞赏,这小子不读书真是可惜了,也是个造化弄人,偏偏是个剑道天骄,轻缓的道:“你是一名朝堂官员,你的春秋,在仕途之上,你若是兼国之人,你的春秋,则在天下江山。”
“然而你是一名剑客,你能最快找到的春秋,在你的剑上,此谓春秋之剑。”
“何谓春秋,剑道之谛也,亦是道。”
顿了下,“道理我只能说这么多,余下的需要你自己品味,也许当有一天,你品味出了其中的道理,这瑚琏匣我不开启,它也会为你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顿了下,一脸捉狭,“你不是已经擅自“借”走了半分么。”
胡莲先生一直不知道那一次是谁从瑚琏匣中“借”走了半分属于江湖的春秋,今日在临安城外看见李汝鱼,他才醒悟过来。
借半分江湖春秋的人,竟是当年那个在夕照山看书借大燕历史的少年。
自己当初并不看好他。
李汝鱼没有听到胡莲先生最后一句,此刻陷入了沉思之中,因为尚未真正在仕途浮沉,他还不能领会仕途的春秋,未兼国,不知天下的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