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千年的时间里,在某种因素的主导下,对技术发明有着结构性的歧视,这使得发明者本身就处于弱势地位。
诸如奇技淫巧的污名化、礼与人情的包装等等。
前者认为致力于机械、工艺是小道,而非治国平天下的大道,工匠的地位远低于文化人。
后者则是人情世故,索贿不一定是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或许是对引荐人的谢礼、路费等等,
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工匠往往会被视为不通事理、桀骜不驯,他们的研究自然是排除在外的。
这两者自两院成立后就不存在了,两院的设立已经事关大明、华夏的根本,是大明的国策了。
火器、蒸汽机等已经向读书人证实了工匠或许不懂治国,但他们的研究却是读书人治国或者稳定国运的基础,两者同样重要。
其次,前几年朕废除了军户、匠户,全力推动商事后,工匠更是能凭借官府开局的证书在大明境内畅通无阻,
朕更是下令整个大明都要执行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发明都能得到朝廷和大明律令的保护,不少工匠们发明的东西都被推广开来,名利双收。
在两院之中,你们的研究成果依旧是如此,你的就是你的,朝廷不会去摘桃子。
但毕竟你用了两院的物资、人员、资金、场地等等,朝廷肯定是有功劳的,具体怎么分自由章程。
如果说民生类的,朝廷可以开放,按照知识产权分红,若是军功涉及到战略的,朝廷会出资收购,绝对不会强制抢占,
具体的等你们进两院了自然会知晓,一切都在公正公开公平的基础之上的。
自朕登基以来,大明吏治不说华夏第一了,但绝对是算的上吏治清明了,朕相信朕的官员们都能且都愿意为百姓们办实事儿的。
当然了,你们不相信官员们,还不相信朕吗?哈哈……”
……
“陛下,我们相信您!”
“陛下,若是连您都不相信,这天下就没有可信任的人了!”
“陛下,我们不仅信任您,也信任官员们!”
……
百姓们只是微微的错愕后,便也跟着笑了起来,朝着崇祯大喊着。
前面皇帝所讲的他们自然是知道的,他们没有进去两院也搞不清楚,但前面的所有话都不敌皇帝最后的一句反问。
皇帝自登基开始,大力整顿吏治,杀得那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官员敢贪污懒政轻则直接撸掉永不录用重则直接砍了,现在大明的官员的勤政程度真的是超出想象了。
而且皇帝将田地分给百姓让百姓有吃的、开始银行以极低利息借钱给百姓、建立供销社整顿营商环境、改革科举让孩子都有书读、推动商事增加百姓收入……
一切的一切皇帝都是站在百姓这一方的,都是替百姓们考虑,让百姓们过的好一些,这种皇帝若是不能让他们信任,他们还能信任谁?
铛、铛……
在崇祯的示意下,王承恩摇动铜铃,清脆的铃声在广场响起,议论的百姓们快速的安静了下来。
“解决了大家伙儿担忧的问题后,朕再来说说你们能获得什么。”
崇祯再次出声了:“两院也好,大学和研究院也罢,只是环境不同,但干的事儿都是差不多的,在这里你们将获得地位、财富、名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