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随便说说,您随便听听。”
李乐手里的文件夹一合,“第一,南高丽本体市场撑不起全球化大企业,任何的风吹草动,本土给不了足够的支援维持来抵抗冲击。”
“第二,在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里,编制产业规划的难度很大,需要极高的智商。绝不能被别人丢过来的孩子所诱,更不能用孩子肉作纲领。”
“什么是商业竞争?就是在你膨胀时捧起你的臭脚,在你紧缩时穿起自己的鞋子。”
李建熙看了眼还在琢磨李乐的隐喻的大儿子,又瞧了瞧一脸迷茫二女婿,一指李乐,“你解释一下吧。”
李乐笑了笑,“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固化决策思维的春药方子,不是把代工思维的泡沫逐步推到极致,就是在工业设计中被引入圈套,在不断积累亢奋并最终消耗人财物与一个将被替代的模式进行竞争,等投入形成高潮后,对方突然适时推出迭代模式。”
“简言之,就是极致化的工业圈套,亢奋投入终遭迭代颠覆。”
“还有么?”
“第三,新兴市场反应和本地化决定了未来。”
“全球、多元、本土化以及产能的区域合作与转移。”李建熙秒回。
“差不多吧。”李乐耸耸肩,“总结归纳,短期关注消费电子、半导体光电子、汽车电子。”
“?长期布局,在芯片设计、信息安全。”
“风险规避,平衡出口依赖,提升技术附加值。大经济环境,不间断跟踪国际油价和汇率政策变化。”
说完,李乐拿起杯子,抿了口茶水。刚才这话,里面掺了点儿水分,又摘出来不少,至于老狐狸能不能知道,李乐心说,管他呢,再问就是,我还年轻。
李建熙意味深长的盯着李乐手里的茶杯,仿佛那里面有什么玉液琼浆。
好一会,才说了句,“挺好。”
“载容。”
“阿爸。”
“有些事,我可能是看不到了。”
“不是,阿爸,您。。。。。”
李建熙伸手打断,“听我说完,记住,我们的生存取决于对世上没有的技术的投资。今后几年,你需要关注几个领域。生物医药、太阳能电池、汽车电池、发光二极管和医疗器械,这些都是有可能成为下一个支柱的产业。”
“另外,注意提升兼并和整合能力,这方面,我们一直很差。为我所用也是一条商路。”
“明白了。”
“行了,你和炳烈先回去,好好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做,我们时刻处在危机之中,如果我不在了,那你的,未来在哪里?”
“是。”
瞧着门关上前,大儿子的背影,李建熙脸上的法令纹愈加深邃。
“刚才,你没说完。”
“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