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替宝宝们感谢阿波几。你吃饭了么?”
“正在和老头子一起吃。”
“炸鱼薯条?”
“没。”
“什么?”
“三哥的大饼蘸各种咖喱糊糊。”
“哇,你在吃屎啊?”
“(* ̄︿ ̄)”
“<( ̄︶ ̄)>”
“其实,除了卖相不好,也没那么糟。”
“你明天就能回来了?”
“对啊。我”
“铛铛铛”几声,李乐一抬头,瞧见森内特在拿勺子敲盘子边。
“喂,你这样很不礼貌知道么?”
“不好意思教授,这就收起来。”
李乐不忘打出了一个爱心,发送过去,忙把手机收了。
“这就是你的关于网络社会的论文里,描述的技术嵌入与社交重构的具象化?”森内特在一堆黄色的糊糊中间找出几颗鹰嘴豆,塞嘴里,嚼了嚼。
“呃,差不多,但我更愿意称之为拟剧理论与社交前台的自我控制,一些日常面对面不惯于表达的情绪感情语言,通过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强词夺理。”
“不啊,比如,我们东方人的个性特征,羞于或者不擅长当面说出我爱你,可有了网络或者短信的媒介之后,却能大大方方的写出来。”李乐笑道,“这就是数字媒介通过文本过滤功能,将情感表达简化为可控的符号操作,创造出安全的后台表演区。”
“哈哈,哈~~~~”森内特大笑,然后指指李乐,“你已经是个合格的社会人了。”
“哪里,比您还差得远。”
“除了这个,还展现出什么?”
“媒介中介化的情感缓冲机制,非共时性与符号替代的双重缓冲。”
“风险社会中的情感避险策略,信息技术展现出来的有限承诺,保留了随时退出的可能性,将情感表达控制在可技术修复的范围内。”
“时空压缩下的情感重构,现代性导致时空抽离,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情感投射,规避了当面仪式所需的时间精力投入,又创造了永远在场的情感幻觉。”
森内特点点头,“这种表达方式的转变,本质是技术中介对情感异化的双重作用,既提供了抵御现代性风险的防护罩,又加剧了情感真实性的消解。但未来,人需要在数字时代找回在场的勇气。”
“如果,当面说不出的我爱你,真实性存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