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闻声纷纷侧目,只见来的正是工部尚书韦坚。
其实,严格来说,杜希望与韦坚也没有多少交情,最多算是认识。
毕竟两人都是万年县人士,一个出自京兆杜氏,一个出自京兆韦氏,年龄又只差了几岁,彼此认识也属于正常的事情。
当年两人踏入仕途的时间也差不多,但比杜希望年轻了三四岁的韦坚则耀眼了许多,刚刚过了而立之年就被任命为长安县县令。
尽管两人都是县令,但长安县的县令却与泗水县的县令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韦坚也没怎么瞧得起杜希望,两人之间也谈不上深交。
真正让韦坚注意到杜希望的时候,是杜芳菲嫁给太子为妾的时候,这让韦坚颇为意外。
虽然当时的太子李瑛并不受李隆基待见,但太子毕竟是国家储君,将来有很大的可能继承帝位,到那时候杜希望就是国丈了,因此韦坚这才与杜希望略有往来。
如今时过境迁,杜希望以功臣兼国丈的身份返回京城出任兵部尚书,韦坚自然要表现出彼此很亲热的样子。
“呵呵……子全来了,愚兄总算遇见熟人了!”
既然韦坚表现的这么热情,杜希望当下投桃报李,直呼韦坚的表字。
两人执手寒暄了片刻,这时候刑部尚书皇甫惟明、户部尚书东方睿等人也都陆续来到太极殿。
最让杜希望感慨的是朝堂上出现了好几位亲王的身影,其中包括大理卿李亨、国子祭酒李琚、太常卿李琰、少府监李琬、卫尉少卿李瑝,整整五位亲王。
虽然这五位亲王中没有六部尚书,但大理寺卿执掌全国的狱案,少府监负责铸造钱币,也是仅次于六部的重要职位,这种情况在李隆基时期是根本不可能会出现的。
最后,胡须花白的太师萧嵩与申王李祎联袂来到了太极殿。
作为年逾七旬的老者,这二老没有正式职务在身,平常并不需要来参加朝会,每逢大事皇帝都会特别宣召,但今天是弘武四年的最后一个早朝,因此两人不请自来。
“哎呀……杜某见过申王与太师!”
杜希望在北庭的时候与萧嵩共事过,在扬州的时候更是与李祎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论关系可比韦坚熟悉多了,当下急忙上前施礼。
“呵呵……想不到希望竟然在年前赶回来了,真是没想到!”
萧嵩、李祎热情的与杜希望寒暄,大致的询问了沧州之战的细节,并把前线的将士夸赞了一番。
在这半个时辰之中,从战场归来的杜希望成为了太极殿中独一无二的焦点,不断的与大唐帝国政坛的一众大佬施礼寒暄,谈笑风生。
“陛下驾到!”
随着吉小庆扯着嗓子喊了一声,满朝文武顿时分作两班。
左面由中书令裴宽领衔,右面由侍中颜杲卿领衔,萧嵩与李祎也识趣的站在两位宰辅的后面,一起举着笏板施礼。
而兵部尚书杜希望则按照礼部官员的指引,跟在李祎后面,与对面的吏部尚书李适之并列,身后跟着工部尚书韦坚。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两位宰相的引领下,满朝文武举着笏板齐刷刷的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