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百朝鲜难民,个个群情激动。
有崇祯皇帝的支持,他们竟然,从逃命的难民,变成敢于期望复仇的难民。
崇祯笑笑,看向跪在第一排,说话还算利索的一个朝鲜难民。
问道:
“你,叫什么名字?是干什么的?”
“回禀陛下,小的叫李元昊,做的是布匹生意。”
“昨日,倭寇进城,把小的布匹给抢光了,还杀了小的老母,掳走小的妻女,押小的上城头,给他们摇旗守城。”
“小的与倭寇,势不两立,不共戴天。”
“求陛下赏赐小的一杆长枪,小的愿为敢死队,和大伙杀进去,救回妻女。”
李元昊说完,紧跟着,七百多难民,至少一半跪前一步,大声请命,求给刀枪。不是救妻子,就是救女儿,或者妻女皆救。
崇祯却是摇摇头,轻轻一笑。
“诸位,朕知道,你们报仇心切,救妻女心切。”
“不过,恕朕直言,尔等未经操练,不懂战阵,这么杀进去,面对倭寇铁炮、弓箭、倭刀,那就是送死。”
“尔等放心,这汉城,朕一定攻破。尔等之仇,朕定当报之。尔等妻女,朕定当救之。”
“谢陛下圣恩!”七百朝鲜难民,又个个感激涕零,磕头谢恩。
崇祯继续道:“诸位,朕哨探得知,倭酋德川家光,率领四十万大军前来。”
“可是,这汉城之内,最多能容下十几万兵。”
“朕想知道,这剩下的兵,都哪儿去了?”
“陛下,小的亲眼看到,倭酋带着大军,撤走了。他们一定是听说,陛下率天朝大军前来,都吓跑了。”李元昊急忙道。
“陛下的大炮一响,倭寇一定吓得肝胆碎裂,夹着尾巴跑了。”一个朝鲜难民,急忙吹捧道。
“陛下率天兵天将前来,倭寇得知消息,一定都跑了。”
崇祯笑笑,摇摇头:“不对,尔等把倭寇想简单了,也太过乐观。”
“倭寇,这是想兵分两部,互为犄角,与朕二十万大军,在汉城决战。”
“朕决定,先破汉城,再依托城池,与倭酋大军决战。”
“只是,战端一开,倭寇就会铺天盖地杀来,汉城周边百姓,又得遭殃。”
“朕有好生之德,又有恤民之情,不愿生灵涂炭。朕打算,派尔等前往汉城周边村镇,告之倭寇残暴行为,组织各村镇百姓,向扬州、临津江方向撤逃。”
“朕觉着,只要撤过临津江,有明军保护,就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