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此动乱,始作俑者赵七,急忙扛着粮袋,跟着孙彪,追上方正化。
走远之后,方正化回头,给了赵七一个鼓励的、肯定的眼神。
方正化摸摸手心,一把冷汗,他不是害怕干起来,而是害怕完不成任务。
随后,三人急忙跟上扛粮的队伍。顺顺利利,进入王宫。
却发现,这里,会更加戒备森严。
一群面黄肌瘦的朝鲜百姓,不知道从哪听来的消息,或许就是那个偷粮的朝鲜人给传出去的,全部跑到王宫这边来,跪在地上,求天助兵给口吃的。
并不是他们胆子有多大,而是,人饿到快死了,也就不在乎生死了。
或许,那袋粮食,那个偷粮的朝鲜人,也没能保下来。
赵七,忍不住偷偷扫了一眼,那个偷粮的朝鲜人没在。或许,照他以命护粮、死不撒手的牛劲,在这饥饿的开城,人和粮,都没了。
饥饿的朝鲜人,可没把他当自己人。
谁有粮,不分享,那都是该死的敌人。
王宫大殿门口,天助兵严阵以待,刀出鞘、弓上弦,谁敢闯,就干死谁。
一名顶盔贯甲的偏将,大声怒吼:“你们这些猪狗不如的东西,痴心妄想,还想吃军粮?”
“老子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再不滚,老子就不客气了。”
“老子这把刀,早就想砍人了。明军不攻城更狠,看不了。但砍你们几个狗头,也不是不可以。”
可是,任凭偏将怎么说,地上的朝鲜人,就像是装作听不懂,一个个跪着、膝盖生根一般、愣是不起来。
偏将的算盘,也打得清楚。
粮食不搬完,他不想把事情搞大。
等粮食一搬完,就是他大开杀戒之时。
不过,对于扛粮的兄弟,在此紧张气氛之下,却是全部放行、毫不检查、加快速度。
方正化、赵七、孙彪立马跟着扛粮的队伍,进了王宫,进了更加扎实的地下室。
果然,地下室之内,已经存了大约七百多石粮食。
方正化心下细算,加上粮库地下室的、路上搬运的,果然有一千石左右的粮食,要是全烧了。
八万开城守军,就都得喝西北风。
“放下粮袋,再去搬一趟,给老子动作麻利点。”又一名佐领,大声吆喝着。
方正化放下粮袋,跟着队伍,出了地下室。
赵七、孙彪紧急跟上。
趁着黑夜,方正化一招手,三人立马闪在拐角处。
看四下无人,方正化将两人拉近身,几乎咬着耳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