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如此,那这孩子以后就叫百损道人吧!”
黄蓉脸上笑容一僵,口中喃喃:“百损道人?!”
“不错,贫道就为他取名百损!”
杨过只觉无语至极,想不到李莫愁取名字竟是如此随意,‘百损’这名号听来就不是正经门路。
但愿这孩子将来莫要如他名字一般,走上邪路才是。
小龙女秀眉微蹙,“师姐,为何不叫百好道人?”
“既然是为他取名,吉利些总是好的!”
“师妹,当年师父为我取名莫愁,可我这一路走来,烦恼忧心之事难道还少吗?”
一旁的黄蓉出言圆场,“李道长,你喜得佳徒,乃是大喜之事!”
“左右不过是个名字,叫什么也不打紧!”
“黄帮主所言甚是!”李莫愁满意地点头。
郭靖感慨道,“想不到转眼间,咱们的后辈子弟已经成群了!”
黄蓉闻言,轻啐一声,“靖哥哥,孩子又不是牛马,哪来的成群之说!”
李莫愁笑道,“师妹,这百损录入门墙之事?”
“师姐放心,我答应过你的事自然算数!”
众人闲聊一番,各自散去。
三日后,江北的耶律齐与公孙清传来消息:忽必烈已至蒙古大营。
他已打出使节仪仗,不日将渡江前来襄阳。
与此同时,临安的鲁有脚也传回消息,朝廷决定召回董槐,派遣右丞相吴潜亲自前来,主持英雄大会事宜。
江北蒙古大营,匆忙赶到的忽必烈看着只剩残垣断壁的水寨脸色阴沉。
顾不得去看正在清理的废墟,领着姆拉克与金轮法王直奔中军大帐。
大帐内,忽必烈端坐主位,面前摊开着一幅巨大的地图。
这位蒙古四王爷面容刚毅,双目如炬,浑身散发着不怒自威的气势。
“王爷,南朝人太过分了!”公孙止咬牙切齿地汇报着水寨被袭的经过。
“他们趁夜偷袭,烧毁了我们全部战具。”
忽必烈神色平静,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公孙先生,本王早说过,杨过等人不可小觑。”
顿了顿,面色稍缓,轻声安抚道:“胜败乃是兵家常事,公孙先生不必计较这一时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