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答应你,去铜锣县帮忙,再给你包二两银子,我可没有食言。”
米浆自然是没有银钱吸引人,沈雁回将几块碎银子摊在掌心排开,眼睛眯着弯弯月牙。
“谢大人,我们今年能不能再去铜锣县公干?”
“绝无可能。”
“那好吧”
沈雁回长叹一口气,似有遗憾地将银子仔细收好,继续搅拌米浆。
“我不让雁雁去,雁雁很失望嘛。”
谢婴将另一只圆凳挪到身边,坐到了沈雁回对面,托着腮帮子瞧她。
今日她也穿了一身新衣,与不往日不同,多了些赤色。
眉目如画,唇色如樱。
“不去铜锣县,我也每年都给你多包银子,好不好?”
“好啊!”
沈雁回那弯弯月牙又回来了,“那便不去呗米浆给你,舅舅买了钟馗新符,还有舅舅写的春联,都给你去贴,也省得我搬凳子。”
“好。”
谢婴接过东西,甘之若饴般去了。
那日雪后,谢婴的皮面似是越来越厚。
新年伊始,他用了两日,便将县衙所有的公务处理个干净,而后给捕快们发了月俸,包了红包,速速放他们休沐。
原先那位吴大人,让他们正月初一还来上值,即便无事可做,也见不得他们闲着。等回到家,连口热饭都吃不上,更别说还有红包拿。如今不仅放得早,还给发红包,几个捕快恨不得泪洒当场,现场给谢大人编上几段传唱流芳。
自此,谢婴每日便是县衙与桃枝巷两点一线,日子过得十分舒爽,难免有些怪到了圣上,何不将他早早贬官至此。
“莲姐,你炖的蹄膀好香,你教教我如何炖,日后我也炖给我儿吃。”
院中的火炉上正炖着一只大蹄膀,透过气孔,能闻到丝丝肉香。
陈莲掀开锅盖,用竹筷试了试软烂后,便将煮熟又用油煎过一遍的一盘子鸡卵倒进去。
锅盖一掀,水汽蒸腾,蹄膀已经被豆酱上了色,伴随着咕嘟咕嘟的冒泡声轻微抖动,一时间香气四溢。
“我炖了几十年蹄膀了,还是第一次有人要我教怎么炖。”
陈莲往里头撒了些盐,将锅盖重新盖好,“炖这东西不难,三娘,一会儿我将里头放的东西都抄一份给你。”
荆三娘很是自来熟。
第一次来桃枝巷,便带了大包小包的东西,就连在漠北置办的皮子,全给搬来了。
陈莲还以为此人投奔亲戚,走错了屋子。
后来荆三娘一介绍,才知她是谢大人的母亲。
好年轻!沈家人全然震惊。
“我一瞧雁雁这孩子,我心里头就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