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种说法是,
后世的‘张天师’一脉,其实就是张良的后代。
后人说,
张良之所以这么做,
是因为他知道‘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道理,以此作为他急流勇退的原因。
但对于这样的观点,老夫却认为这并非全部。
张良对于自己的选择,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强秦,天下振动。
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
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
张良的这句话,可以这么理解:
‘一开始,我之所以会去刺杀始皇帝,不遗余力地的想要推翻大秦,纯粹就只是为了复兴故国。
然而,
当我目睹曾经统一的华夏大地,再次陷入分裂,重现战国时期的纷争,
当我所寄予厚望的韩王后裔表现平庸,
当我看到楚霸王残忍无度时,
我才意识到,我终究还是太过狭隘了。’
因此,张良选择了辅佐高祖刘邦。
尽管刘邦有一些痞气,但总归还算是一位仁爱之君。
最终,在张良的辅佐下,刘邦成就了大业!
正所谓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张良最后选择了隐退,不问世事。
对于张良这样的传奇人物来说,
如此结局,
也就在情理之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