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麻衣只能给自己家里人穿,或者交付给流民们的管理者队伍们。
一麻衣,可换两顿管饱的饭,以票据木牌的形式存放与其人手中,有需要,可直接换做粟米,熟饭等。
而换取麻衣,则仅供有工可做的男人换取,两顿半饭食物可换取一麻衣。
这一度让做工的男人们怨声载道,但又没什么话可讲。
因为棉麻布匹都是人家提供的,你针脚不好人都没有怪你了,收取的价格,你爱买不买的,又不强迫,有什么好讲的?
再讲句不好听的,人家花钱,供饭的,连你的命都没要,你凭啥计较这个?
而且也还有第二种情况。
譬如,女子妇人有意愿者,自觉有天赋者,可以在宝衣局学习,绣花针,织锦绣的法门。
学成归来的女子,可以在宝衣局做工,做工所得跟男人一样算!
这让许多家里人多,儿子女儿老爹老娘都活下来,一大家子等养的家庭怦然心动。
跟男人一样赚钱,拼命的话跟男人拿的一样多?
拼命工作就能换吃饱饭!我的老天!
这是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分?
就是有男人心疼其妻,妻也是要痛骂男人暴殄天物,不懂珍惜。
说到底,都是现实问题。
越活不下去的人,需求与期待才越低。
他们才不像是士人家族们,会因为几艘翻掉的利润(不是人命)而去琢磨着怎么对付宁王!
他们最大的期望,就是过好日子。
老婆孩子热炕头,基本可以代表中原大地上绝大多数农人,或者说穷人的终极梦想。
而说到严格的记录,这便是完全针对于管理者的任务了。
对于每一个人的身份都进行记录,这是基础。
对于每天做了的事情进行记录,这是进阶。
对于将要做到事情进行记录,这是加深。
对于记录的事情完成,这是答案。
这四样关于记录的事情,只要有一样没有完成,其责罚,比其他的事情都要严苛得多。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且拢共只有三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