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并没有将心中的厌恶表现出来,只是轻轻的嗯了声,随后对后面垂手候着的辛评问道:
“公路还是不愿意带兵过来合营?”
辛评刚刚从袁术那边回来,听的袁绍问起,回答道:
“小袁公认为分兵比合兵更好,他可以沿着伊水一线北上,与我军夹击泰山军。”
袁绍哼了声,骂道:
“好生糊涂,要是在之前,这话还有点道理。但现在泰山军因为东面崩塌,必然要寻求我军决战,而一旦决战就必然是在这洛水。而决战就看谁兵力多寡,正该将力用在一处使,如何再能分兵?”
辛评回道:
“臣也说过这个,但许是小袁公还有其他的考虑,还是决定不来合营了。”
袁绍心里其实当然明白袁术为何不来合兵,还不是担心自己夺了他的兵?他这个弟弟真的是气度狭小,如今大战将临,自己难道还会夺了他的兵不成?
本来他以为家族巨变后,袁术应该会懂事些,但最后还是高估了他了。
于是袁绍叹了一口气,不过忽然想到那天收到曹操的书信,他又忍不住赞叹道:
“我早料到阿瞒不会蛰伏青州,却怎么也没想到他不声不响却行得好大的事。那关羽为泰山军方面大帅,不知道在东方打出多大的威名,没想到却败在了阿瞒手上,好啊,好啊。要是阿瞒在此,真恨不得再浮一大白。”
这个时候一边的鞠义倒是搭腔,他这一次也赞叹道:
“曹青州的确为用兵大家,这一战的细节我也是最近得知,可以说深得谋攻三昧啊。”
说着,鞠义忍不住解释:
“曹青州这一战如果是对一般军将,当不会有这般奇效。但曹青州此战是专门针对那关羽,起承转和皆是将关羽的性格拿捏住,如此才有声东击西,虚实变化的结果。”
本来话说到这里也是高兴的,但偏偏鞠义最后又说了一句:
“如是曹公能带兵前来合营,这胜券就更在握了。”
如是一句话,全场寂静无声。
场面的寂静也让鞠义意识到了说错话,他尴尬的找补了一句:
“多多益善,多多益善。”
只是他的找补只能让气氛更加尴尬,而人群中的高干不忍心,忽然开口说了一个事:
“近来兖州那边有不少土豪乡曲向我军纳诚,看来曹公一战果然大挫泰山军威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高干之前被鞠义吓过也训斥过,而高干甚至也对鞠义起过坏心思。但也许正是诸般手段下来,使得高干认识到鞠义是一个比较纯粹的武夫,虽然跋扈,但却简单。
作为袁绍的外甥,他明显感受到自家舅舅对鞠义的厌恶,他也不敢明着提点鞠义,只想用这种方式提醒他注意。
而果然,高干说了这事后,边上的程昱也说话了,他自己就是兖州东郡人,对于兖州的情况比在场所有人都要清楚,所以他摇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