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赵子曰 > 第二十三章 定胡县外定胡儿(第2页)

第二十三章 定胡县外定胡儿(第2页)

余众见状无不胆寒,纷纷抛下兵刃,跪地请降。

却是原来,昨夜王君廓召王君愕等所密议的,正是此事。

这道圣旨的内容不假,确是李善道亲笔。

——但圣旨说的是“夺回渡口后”,再杀刘季真。之所以王君廓提前动手,实与昨日攻渡口不利、刘六儿部损失殆尽有关。王君廓怒其拖累战局,更忧刘季真兵到后,可能因怨恨生变,加之探得太原方向有唐军入境,遂决意渡口虽还没夺回,但干脆先将刘季真杀了。

王君愕起初并不同意,认为这违背了李善道令旨要求的次序,以“恐违圣意”以及“若渡口尚未夺回,即杀刘季真,万一刘季真部曲作乱,将无以善后”为由劝阻。

故而王君廓昨夜又做了一次夺渡尝试,再遭失败。

遂王君廓决心下定,当时他对王君愕分析说道:“刘六儿部损失殆尽,刘季真本已怀异,焉能不怨?太原唐贼已入离石,闻报兵马颇众,倘刘季真趁机内乱,不但渡口不可夺回,你我死无葬身之地!事已至此,须当立断!至若刘季真带来的部曲,主将既诛,苏定方部又下午可至,彼辈必不敢乱。既诛季真,内患消弭,北截太原唐兵、西攻定胡渡口,方可专心对敌。”

王君愕虽觉不妥,但见王君廓心意已决,且形势确实危急,只得听从。

且也无须多言。

此刻,刘季真部曲既降,王君廓便令他们重新整队,押往定胡县城。行不过三四里,前方烟尘起处,来了一支兵马。系是王君廓安排的接应后手。押着这数千胡兵,到了定胡县城外。城外有刘六儿部的营地。刘六儿部昨日一败,得脱还营中只数百而已,营地多空,驱之尽入。

待他们都入营中,王君廓立马营门外,举手下令。

押刘季真部曲入营的前千人步骑,分围在营外,向营中射起火箭。趁着刚才去迎接刘季真的空当,另有王君廓的部曲已在营中堆积了不少干草。登时营中火起,滚滚黑烟腾空!降兵惊觉中计,哭喊奔逃,奔向营门、营栅,试图逃出火海,却被营外的王君廓部步骑以箭雨射之。

营内烈焰焚身,营外箭如飞蝗,刘季真部数千胡兵的惨嚎之声震天动地,犹如人间地狱。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惨叫声渐渐平息,最终归於死寂,只剩下木材燃烧的噼啪声。数千刘季真部曲,悉数葬身火海,无一幸免,连同这座营地,化为了焦黑的尸骸与灰烬。

王君愕纵然久经沙场,望此惨状,亦心中恻然,不忍卒睹。王君廓却面色如常,只细心地吩咐说道:“天渐热了,寻些石灰,清理干净,莫生疫病。”

为防定胡县内的士民不安生乱,王君愕派人入城,告知杀刘季真等的原因,公告刘季真兄弟通敌叛国,已奉旨正法,与百姓无涉。却刘季真兄弟自起兵以后,纵诸胡掳掠杀戮,无恶不作,百姓早有怨言。如今杀之,堪称除害。百姓知了缘由后,惊慌稍定,反且有因而称快者。

……

回到中军大帐,王君愕问道:“大郎,刘季真兄弟及其部众已除,底下是何计较?”说完,又忍不住问道:“大郎,刘季真部曲已降,何故尽屠之?恐失郡人之心,亦非仁者所为。”

“若不屠之,留待后患?贤兄未免过仁!”简略答了为何尽数杀掉刘季真部曲,王君廓答复王君愕所问两问中,他认为的最紧要的问题,说道,“至多再有两日,唐贼主力就到。下午苏定方部到后,我两部合兵,再攻渡口!”

王君愕想到北边来的唐军,问道:“北边来的太原唐贼如何应对?”

王君廓摸了摸须髯,说道:“圣上前道令旨,晓谕你我,已令刘十善、宋金刚等出兵,牵制太原唐贼。此路所来之太原唐贼,兵马定然不多。斥候虽报称,眺其声势不小,而必疑兵之计,不足为患。且待苏定方兵至,我等以主力攻渡口,以偏师御之即可。”

这话与他昨夜说服王君愕时所言大相径庭。昨夜他强调的是“太原唐兵,兵马颇众”,以此作为必须立即除掉刘季真的理由之一。现却又言“兵马定然不多,疑兵之计”。

王君愕愕然,说道:“大郎,你昨日言其兵多,故须先除内患,以免刘季真陈纪作乱;今日却又说是疑兵?此言前后,何以迥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