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位义妹之前没有见过她么?”
葛淑婉的出现确实挺意外,王游也没想到自己多年未回家,家里也多了一位堂妹。
在‘记忆’中王游似乎记得上一次回家的时候自己还是十四五岁呢!
没想到这一回来,家里都变样了。
其实‘王游’也和历史上大多数读书人一样。
考取了秀才,那便是跨入了‘会读书’这一道坎,此后只会花费更多时间来学习。
别以为古代读书就轻松……
若是真要苦读考取功名的,要学习的东西不见得比现代人少。
为了找一位名师,去一个好的环境,甚至要背上行囊远赴他乡的学堂读书,与家人的联系除了书信便再无其他了。
况且这个年代车马慢,路程长……
来回数月要耽误不少课程。
所以大多数时候是学生是不会回去的。
如果考试落榜了,心灰意冷说不定还真会回乡另谋出路。
若是一路上去,只怕要面对更多的功课!
所以,王游所熟知的那些历史名人中……很多人自小离开家,一直到很久很久才有机会返乡。
一别半生,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思乡离别的情愫,也才会有男儿志在四方的目标。
运气好一点,或许还能给父母养老送终。
可惜大多数能够在后世留下名字的人,都是当世的奇才,被功名所拖累……
等到回乡的时候大部分是打点长辈的后世!
所以从这方面来讲王游其实挺感激这位堂妹。
对方虽然一直称呼自己为义兄,可在仔细询问过母亲之后才知道,葛淑婉是自己父亲那一辈的远亲,大概是父亲的表兄娘家一脉的人了。
关系有点远,但的的确确是亲戚……
叫自己义兄大概是担心称呼的问题吧。
毕竟王游眼下是真正的高官,如果谁都来攀亲戚,那亲戚会很多,而且会越来越多。
再者,两人刚刚认识,如果就叫什么堂兄了,感觉有点趋炎附势。
所以称呼还是没改……一点小小的细节,让王游和武梦秋都觉得葛淑婉性情温良,不是那种别有用心的人。
“那等到回去之后我带着淑婉妹妹逛逛京城吧!”武梦秋想了想说。
毕竟相公这么忙的人,也不可能带着几人到处走,那就只有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