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队车队再度启程,桃叶独坐车中,由窗内看向窗外,远远注视着檀越。
他到底是什么人?
桃叶一直想,一直想。
隔着面具,她永远看不出那人是什么样的表情,只是面具后的声音总也那么低沉,似乎总能隐隐传达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悲哀。
那个背影,确实是太熟悉了,真的很像很像她的二哥……
桃叶就这么看住了,马车走了一程又一程,她也看了一程又一程。
看得久了,她宛然有了一种幻想:那会不会就是王敬魂魄归来?
桃叶心中突然萌生出了一个欲望,她想把檀越的面具摘下来,她想看看,面具后隐藏的到底是怎样的容颜?
可是,她有这样的机会吗?陈济允许她有这样的机会吗?她现在只是陈济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
接下来的几天,陈济与桃叶都是分室而居的,也不曾同桌用膳,连必要的交谈也都由婢女代为转达。
桃叶倒巴不得如此,不用每天每夜面对陈济,她真要谢天谢地了。
车队行至濠梁郡,在花鼓县歇脚,陈济使人传话给桃叶,令桃叶次日为本县百姓祈雨。
花鼓县县令听说皇后能祈雨,天不亮就搭起了祭坛,城中皆为此事议论纷纷。
桃叶从没做过这样的事,压力自然是有的,但她刚到县令安排的住宅,就再次感觉到了杜鹃的气息,心里也就有底了。
次日,在官兵、花鼓百姓,以及随行婢女、侍卫们的围观中,桃叶登上了县令筹备的祭坛,点燃了一支香,朝四面八方诸神拜了一圈,将香插入香炉之中。
紧接着,桃叶就闭上眼睛,开始「念咒」。
至于「咒语」是什么,那都不要紧,反正祭坛上只有桃叶一人,没人能听到她的声音,只能看到她的口形动得极快。
一面「念咒」,桃叶一面还会偷偷眯眼,观察周围、看看天色有没有变化。
杜鹃果然没有让她失望,没多久,天空开始有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小雨又渐渐变成中雨。
陈济静静坐在祭坛后方的一个酒楼上,亲眼目睹桃叶祈雨成功,不能不对这景象感到惊异。
想当年,他第一次对桃叶有好感,好像就是因为发现了她的血是绿色,发现她与众不同,然后从此就不知不觉看待她越来越与众不同了。
城中百姓都欢呼起来,相互议论着本县已经多少天没下过雨了。
桃叶睁开了眼睛,用手接住了几滴雨水,放在鼻孔前闻了一闻,她闻到了百花的芬芳之香、百草的清新之味。
她猜想,这雨水,大约就来自百花百草上的露珠吧?
正想着,桃叶又感觉不到雨水了,忽而意识到,她的头上多了一把雨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