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在吃饭的李学武愣了一下,手里的馒头慢慢地放在了碗里,止住了正在说笑的话题,认真地听起了新闻。
而屋里这几人也都是体制内的,听得出高低好坏了。
赵雅芳扶着腰从里屋走出,站在门边听着,李雪和姬毓秀则是凑到了小怪兽跟前,有些意外,又有些疑惑。
李学武的眉头逐渐皱了起来,在今天这个日子里,发表这样的社论,意味着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
尤其是这篇社论里首次提出”的问题。
李雪和姬毓秀年岁小,经历的少,可能理解不是很深,只知道形势发生了变化。
而赵雅芳在学校里就接受过这方面的学习,在家又是经常听新闻,了解形势,很清楚这篇社论背后存在的影响力。
她的目光看向李学武,见到李学武的反应,知道二小叔子也明白了。
这既是对现阶段主持工作的主要班子成员在大学习活动初期所提出的方针无限上钢的批评,也是向持有抵触情绪的领导干部施加更大的压力。
李学武总算是明白李怀德为啥有恃无恐了,又是打算用什么作为后手,清除掉杨元松。
只能是他太看得起杨元松了,准备好的这个坑挖大了,杨元松还没等掉坑里呢,就累趴下在半路上了。
太不专业了!
李学武微微摇了摇头,他只能说李怀德在挖坑这方面太不专业了。
就不像他……额,他从来不坑人的……都是好兄弟、好朋友。
李怀德也不知跟哪得到的消息,知道有这么个坑,就给杨元松准备了。
什么时候掉什么时候死,他都算不准,计划成算只能说五五开。
在挖坑大师眼里,挖坑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手里有坑,随时塞对方脚底下才对。
李学武也知道有这么回事,但具体时间和起因事件他不记得了。
听见新闻他算是知道了,重温了一下历史,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在社论文章里,好像并没有说些什么,也没有直接提起。
但是,其根本含义就是在推翻前期的管理模式,包括工作组后的一系列变革措施,都被作废了。
其实工作组是周先生那几人迫不得已的补救措施,他们是想弥补大学习活动开展以来对社会和生产经济等方面的损失。
可这就像是拿着小铲子去堵坍塌的大坝,杯水车薪,倒惹了一堆麻烦。
今天这篇社论一出,李学武可以预见,未来的风向应该对这几位不利了,说不定又要有多少人下来呢。
因为这篇社论的公布,李学武也没了吃早饭的心思。
更是连收音机里宣布上面要第四次接见小崽子的消息都没注意。
先是回后院给钢城和营城打电话,及时通报了这件事,并且同董文学和徐斯年讨论了接下来的形势。
…。
两人一个在钢城主持工作,一个在营城主持工作,对正治风向标——京城的事就不是很敏感了。
尤其是外部形势的变化对轧钢厂内部的影响,势必会波及到他们的本职工作和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