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
郑成功还在睡梦之中时,远处突然传来了一声炮响。
紧接着,是更多密集的炮响声。
“咦?”
被炮声惊醒的郑成功一下子坐了起来。
他心中疑惑,随后是愤怒。
“搞什么东西,是谁竟然没有本王的命令,擅自发炮?”
片刻后,一名传令兵飞速而来,禀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好了国姓爷,鞑子的兵马正在冲击咱们仪凤门之外的营垒!”
“什么?”郑成功瞪大眼睛,完全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情报。
南京城内的清军,竟然都敢主动出击了?
历朝历代的皇帝看到这里,心中也是咯噔一下。
【汉武帝刘彻:很好,非常好。郑成功这下子看来是要吃瘪了。】
【宋太祖赵匡胤:嗯,熟悉的南明传统剧情。朕就说嘛,南明是不可能顺顺利利获得胜利的。】
【唐太宗李世民:朕有点不太明白,按照金幕中张煌言的描述,郑成功就只包围了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确切地说,是只包围了南京,而且没有派兵在外面堵截援军,更不攻占周围州县作为缓冲。】
【唐太宗李世民:……谁教他这么打仗的?】
历朝历代的战争,若单看史书,好像就是大军包围城池,然后攻破,完事。
但实际上的攻城战一般是:大军抵达,先扫清大城外围的所有小城,封堵城池通向外界的所有进出口。
随后,各路大军齐聚城下,摆出围三阙一的态势。
不懂兵法之人心中的围三阙一:三面被敌军包围,一面放开生路,只要从这一面冲出去就能逃出生天。
实际上的围三阙一:如果守军当真沿着这一面的生路逃出去,就会发现这一面过去几十上百里的地方早就已经被围城方的各种兵马所控制了。
换句话说,围三阙一看似给了一条活路,实际上是在外围几十上百里地张开了一个更大的口袋等着这些守军出逃。
一旦从坚固的城池中出逃,这些毫无士气和斗志的守军,立刻就会被外围这个更加巨大的口袋包围,全部吃掉!
而郑成功的围三阙一……
很不巧,正好就是那种不懂兵法之人的围三阙一。
围了三面,放了一面。
但在外围,并没有一个更大的口袋阵等着。
别说是口袋阵了,甚至连外围最基本的警戒都没有!
否则,清军数以万计的守军,又怎么可能在七天时间里纷纷进入南京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