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这些内阁大学士们要么老死,要么因为党争失败而不得不告老还乡。
到万历四十年,内阁之中只剩下叶向高一个大学士。
平时五六个大学士一起处理的工作,现在全部压到叶向高一个人身上,这谁顶得住?
叶向高拼命地请求朱翊钧增派阁臣,每个月都至少上书一次。
然而朱翊钧却觉得,内阁大学士太多了,天天和皇帝争吵,烦!
叶向高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说服了朱翊钧,推荐方从哲入内阁成为第二名大学士。
然而叶向高还没盼来方从哲呢,马上就是一个坏消息来了。
叶向高是浙党领袖,推荐的方从哲自然也是浙党的。
其他大明党派一看,两名内阁大学士都是浙党,这能忍?
所以在选拔大学士必然会经历的廷推中,其余党派一致反对,不通过!
朱翊钧一看到这里,反骨又来了。
你们不给朕的人选通过是吧?
朕偏偏就要方从哲入阁!
于是朱翊钧直接就下了中旨,任命方从哲为内阁大学士。
瞬间,大明政坛就炸裂了。
中旨?
方从哲,你领一个试试?
在铺天盖地的抨击面前,方从哲终究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所以也没有接受这个旨意。
不仅如此,一手主导方从哲入阁的叶向高也遭到了其他各党的疯狂弹劾。
叶向高这下子是心灰意冷了,直接辞官告老。
不干了!
叶向高跑路之后,大明一个内阁大学士也没有了。
那就必须得弄一个出来,不然少了大学士这一环,大明的国家机器都运转不起来了。
朱翊钧这时候也气炸了。
好,你们这些大臣这样玩是吧?
朱翊钧直接放话,除了方从哲之外,其他任何廷推上来的大学士人选,朕全部都不通过!
不就是没有大学士吗,朕压根就无所谓!
朕倒要看看,你们这些家伙是不是也无所谓。
其他各党派见状,心中也开始嘀咕。
之前叶向高一个人当大学士,现在让方从哲一个人当大学士,其实也就是恢复现状罢了。
朱翊钧作为皇帝是能掀桌子不玩了,但臣子们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