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并没有重蹈前太子李重俊的覆辙,成功在玄武门外把韦后诛杀,并将皇帝李重茂掌控在手中。】
【宗楚客、安乐公主等韦后心腹也很快被斩杀殆尽。】
【随后李隆基和太平公主联手,逼迫李重茂退位,将李隆基的父亲李旦第二次扶上皇帝宝座。】
【李旦二度登基后,本应立嫡长子李成器为太子,但李成器认为李隆基居功至伟,故而坚决让位于李隆基。】
【最终,李旦下旨,立李隆基为太子!】
【这位曾经亲眼目睹过神龙政变的成功,也目睹过李重俊政变失败的年轻人,终于成为了大唐的核心人物。】
【但,李隆基的人生并没有因此就顺风顺水了,更大的困难还在后面等待着他!】
看到这里,大明世界之中,朱元璋感慨一声。
“这就是李世民造就的恶果了。”
朱棣闻言,不由疑惑。
“父皇,李世民早都死了呀。”
别说是李世民了,就连李世民的儿子李治此时都死了很多年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瞪了朱棣一眼。
“论功绩,李世民自然是华夏千古大帝,无可置疑。”
“但李世民上位的手段,乃是诛杀了当朝太子李建成,不折不扣的篡位!”
“既然是篡位,那他的子孙自然也就有样学样了。”
“这就是为何李世民死后,大唐乱象频生的原因。”
朱棣若有所思,突然大汗淋漓。
“父皇,您是在说儿臣?”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看着朱棣。
“你小子也不傻嘛。想想吧,若是你当真通过靖难之役那样的方式篡位,你觉得将来你的子孙会如何?”
“他们会不会也想着效仿你这个祖先,来一个‘能者居之’?”
朱棣的冷汗哗一下就全都出来了。
此刻朱棣的脑海之中,全是自己的子孙后代为了争夺皇位残酷厮杀,兄弟阋墙的情形。
朱高炽见状,赶忙安慰道:
“爹您别怕,现在您可是大明皇太子殿下呢。”
“再说了,从之前朱祁镇那盘点来看,咱们大明的皇位传承还是很顺利的。”
朱棣刚刚松了一口气,朱元璋又悠悠地开口了。
“真的很顺利?朕可是记得朱祁镇那一篇视频里说过,朱瞻基刚刚登基,就镇压了汉王朱高炽的叛乱。”
“怪了,朱高炽为什么会叛乱呢?”
朱棣瞪大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