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大秦歌谣 > 第457章 宫门外的泣求(第1页)

第457章 宫门外的泣求(第1页)

他用手背狠狠抹去脸上纵横交错的泪痕,眼中疯狂的血色稍稍退去,却并未消失,而是沉淀下去,被一种更深沉、更冰冷、更专注的决绝所取代。

赵国是他的!赵王的冠冕只能是他的!赵偃…只是个窃国奸贼!

他在秦国,是质子,是囚徒,更是赵国最后的希望。

至少在赵佾心中,他必须成为这唯一的希望

一个无比清晰、无比强烈的念头,瞬间照亮了他绝望的心:

回赵国,必须立刻回去。

回去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回去戳穿赵偃精心编织的阴谋,回去…为父王守灵,不能让赵偃那个奸贼玷污赵国的宗庙。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野火燎原,在他心中疯狂蔓延、燃烧,再也无法遏制,成为了他生存下去的唯一意义。

他那双原本濒临涣散崩溃的眼眸,此刻强行凝聚起一道孤注一掷、不惜一切代价也要玉石俱焚的寒光。

。。。。。。。。。

章台宫后殿内,嬴政正与秦臻对坐于巨大的舆图前。

舆图上,代表赵国疆域的部分被朱砂重重勾勒,旁边散落着几卷摊开的绢帛文书。

“先生,昨日李斯所呈‘纳流策’细则,寡人反复思量,以为其中关于流民安置、户籍管理的条款尚需再明晰几分。”

嬴政指尖点在关中沃野与三晋之地交界处,继续说道:“故,寡人以为,欲大量、有序吸纳关东流民,充实我关中根本之地,必先立铁律。

凡六国流民入秦者,无论男女老幼,抵达关隘或指定城邑,皆需即刻登记姓名、籍贯、人口、能役于官府造册。

按丁口授田,授田之时,即明确其耕战一体之责,平日为农,战时为兵,此为根本。

若有匠人愿入作坊匠籍者,由工师考校其技艺高低,评定等级,赐爵一等至三等不等,并允其携带家眷在关中落户安居。

此令需快马传檄边境各郡县,张贴于市集、城门、关隘各处显眼位置,务使流民皆知我秦法之公允、归秦之生路。”

秦臻凝神细听,不时点点头。

待嬴政言毕,他沉吟片刻,补充道:“大王明鉴,此举确为固本强秦之良策。臣细察六国民情:

魏、韩之地多冶铁、制器之巧匠;

赵、燕之民擅畜牧、驯马之术;

齐人则通商贾、精百工。

大王,可着少府丞会同考工室,尽快厘定详细章程。按其各自所长,分置于冶铁坊、织造署、制陶窑、官牧场等处。

给予其合理的工钱、口粮,确保生计高于其故国。

如此,流民方能有恒产、有恒业,心安则根深,为我大秦所用,增赋税、强军备,源源不绝矣。

现如今,六国贵族大多仍沉迷于盘剥其民,视民如草芥。而我大秦,却能为其开生路、赐爵位、予恒产……人心之向背,高下岂非立判?

流民安定,则关中人口日增,国力日盛,此消彼长,大势已成矣。”

两人正就吸纳流民、增强国力的具体细节深入商讨,殿外传来刘高刻意压低却又难掩急促之意的禀报声:

“启禀大王,赵国质子春平侯赵佾,于宫门外求见。其神情…甚是激动悲愤,状若疯癫,涕

泪横流,言有十万火急之事,须即刻面见大王。(buduxs)?()”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