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这些人都是杨军老家的亲戚。
他们昨天已经把爷爷已经老祖宗的碑立好了,这次过来,就是给父亲杨贵迁坟的,另外就是参与第一次祭祖。
说是来参加祭祀的,其实都是来给杨军捧场子的。
这几年来,随着杨军步步高升,他的那些族人也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的日子也过的越来越好了。
他们大多数都在矿上工作,个个手里都承包几座矿山,他们的腰包一个个都鼓囊囊的。
他们心里明白,之所以能过上好日子,全拜杨军所赐。
所以,他们趁杨军给父亲迁坟的机会,过来巴结杨军。
杨军带着他们去玖苑餐厅吃饭。
大家一边吃饭,一边商讨迁坟的细节。
看着他们唾沫横飞,争得面红脖子粗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在给自己老祖办喜事呢。
“军儿,族谱这边我已经续写的差不多了,稍微整理一下,明天就能定稿了。”堂伯杨明生道。
杨军和家族里的几个长辈坐在一桌,虽然他是辈分最小的,但是大家还是让他坐在主位上。
“辛苦堂伯了。”
杨明生闻言,笑呵呵道:“不辛苦,给自己家办事我乐意。”
杨军笑道:“说的在理呢。”
“嗯,堂伯,族谱续写好了之后,给我这边留一份,另一份你带回去保管,您看成吗?”
堂伯拍拍胸脯道:“有什么不行的,本就如此吗。”
“我打算多复印基本,到时候咱们老杨家的,有一个算一个,每人一本。”
堂伯话音一落,就有人反对。
一个本家的叔叔道:“这不成嘞,族谱这玩意是有讲究的,只能有一本,而且必须由族长保存,家里要是有个什么喜白事,添丁加口的,还得找族长添上呢。”
“对对对,就是这个道理,我看人就隔壁村那个张姓的人也是这样,族谱只能有一本,不能有两本,更不能每人一本,这才显得正规一点。”
“是,就是这个道理,族谱只能一本,否则你今天添一笔,明天添一笔,岂不是乱了套。”
众人纷纷发表意见。
杨明生闻言,看向了杨军。
“军儿,您看?”
杨军一听,连忙道:“我还能有什么看法,只能按照规矩来呗。”
杨明生闻言,点点头。
然后突然站起身来,对在坐的人道。
“各位老少爷们,我有个提议,那就是咱们老杨家该选个族长出来了,我想推荐军儿做我们老杨家的族长。”
“我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