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阎应元看向崇祯皇帝,真的是一脸敬佩。
不过他这一看之下忽然发现,崇祯皇帝的眉头微皱,似乎是在想什么难题。
为君解忧,乃人臣之本份。
因此,阎应元便立刻放下茶杯问道:“陛下,可有何事需要末将去办?”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话,抬头看向他,明白他的心意,便微笑着说道:“收复中原等地容易,但是随后的民生安置,怕是也要大量粮食才可以。另外改土归流只是用武力,并不是长久之计,还要让西南边陲的百姓都明白,他们由朝廷管辖之下,日子会过得更好,如此土司才不可能卷土重来!朕刚才就是在想这些事情。”
一听这话,阎应元就哑然,没法搭话了。
很明显,皇帝如今思考问题的层面远比他为高,这些问题,他一时之间也想不出好办法来。
崇祯皇帝见了,笑着对阎应元说道:“阎卿无须忧心,朕大概都有数,只是在想如何做更好一点。”
他这也不是吹牛,无非是大力发展生产力而已。
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不清楚有什么有效手段能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对崇祯皇帝这个穿越者来说,这些就不是问题。科技的发展,有不少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能极大地提高生产力。
之前的时候,忙着救亡图存,忙着稳住基本盘,因此根本无暇顾及这些。
如今建虏被打出关外,李自成的主力也被击溃,算是差不多稳住局面。接下来在光复中原等地的同时,已经可以开始考虑这些事情了。
想着这些,方正化已经拟旨完成,拿出来给皇帝看了没问题之后,便盖了玉玺,派人发出去。
……………………
第二天一早,郑芝龙就早早过来接驾,看不出有一点不满,反而恭恭敬敬地,似乎是非常开心皇帝能去他府上。
一路上,崇祯皇帝也不聊正事,仿佛就是来游山玩水一般,由郑芝龙介绍沿途的风土人情。
泉州府城离安平城也有点距离,大概七十里左右的路,等骑军到达安平城的时候,已经是快傍晚了。
郑芝龙家族的人,全都在安海镇外等候多时,看到圣驾出现,便全都跪迎圣驾。
为首的人,有以田川氏为首的郑芝龙的女人,以郑森为首的第二代郑家人,还有郑芝龙的兄弟,也全都在这里。
让崇祯皇帝有点意外的是,他在这里竟然还看到了一个老熟人。
不过他没认,只是让他们平身,然后微笑着对身边的郑芝龙说道:“郑卿,都给朕介绍介绍吧!”
郑家的人看到他这样,感觉皇帝好像对他们很不错的样子,顿时有的人是松了口气,而有的人却是欣喜。
郑芝龙听了,连忙翻身下马,然后给崇祯皇帝介绍了起来。
先是介绍他的兄弟,崇祯皇帝只是点点头,算是知道谁是谁。
之后,郑芝龙便指着他儿子说道:“这是末将的长子,如今还只是南京国子监监生,名森,字大木。”
郑森听到他爹终于介绍他了,连忙欢喜地大礼参拜。
崇祯皇帝坐在马上,居高临下地看着郑森,让他平身,然后便微笑着说道:“朕一看便是聪慧,不过还缺少历练,可愿随朕征战贼寇,平定天下?”
郑芝龙一听,顿时心中一紧,这不是要把他儿子当人质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