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掀桌 > 第168章 龙威营(第3页)

第168章 龙威营(第3页)

当然了,这些行为如果是在那些贪官污吏的眼里,那肯定是没什么区别的。但是陈永福的屁股肯定是在皇帝这一边,他自然就不会有意见的。

于是对于粮草的事情,他放心了一些,不过还有一个事情,他还是有疑问,马上就奏道:“陛下,南下平乱的京营军队,一共就是已到徐州的五万多,还是说这只是前锋?”

崇祯皇帝听了,倒也没有隐瞒他,便回答道:“京畿之地、山东、晋地等等都需要精锐的京营将士驻扎,才能勉强保证安定。朕带这五万人马南下,已经是尽量多带了。”

陈永福一听,顿时大惊,连忙奏道:“陛下,这太危险了。左良玉和李自成这些贼军的兵力,合计大约有五六十万,如果加上各地的毛贼,怕是有百万之多。而陛下只是区区五万人马,这兵力相差实在太多了。”

说着他怕崇祯皇帝不相信,便给崇祯皇帝叙述起来,什么地方有什么毛贼,大概多少人马。总之,就他所了解到的,他都赶紧给崇祯皇帝做了禀告。

最后,他用非常诚恳的语气说道:“末将知道陛下英明神武,已经打了不少胜仗。但是兵战凶危,并无十成把握能赢的战事。陛下安危关系到大明中兴,可一定要保重,不好涉险以防万一啊!”

说完之后,陈永福怕崇祯皇帝不相信,就又举了个例子道:“以前的曹文昭曹总兵,就是只带几千精兵追杀流贼,一开始确实所向披靡,但是,流贼最终设下陷阱,用人数的优势,硬生生耗死了曹总兵。还有孙应元孙总兵,等等,皆是如此!”

崇祯皇帝感觉到陈永福的担心,心里是欣慰的,便也给他说心里话,道:“卿所言之事,朕都知道。但是朕这么做,除了实在拿不出更多的兵力之外,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

说着话的同时,崇祯皇帝从座位上站了起来,背着手踱步到堂下,来到了陈永福的面前,看着他的眼睛继续说道:“之所以一直剿灭不了流贼的原因,或者说为何是流贼?就因为他们四处作乱,祸害各地。如果正常的打法,一如之前朝廷官军从各个方向包围,不让流贼流窜,最终剿灭流贼。但是如今,已经没有那么多朝廷官军可用。”

“如果朕带了十万、二十万人马去和流贼打,流贼觉得打不赢朕,实力还是很强的他们,便会四处乱窜,如此一来,天下太平便很难尽快实现。因此朕所带的兵力要在流贼那边看来,他们能够赢得了朕,所以他们才会来和朕打。如此一来,朕才能消灭他们的主力,又让地方上练民壮守城池,安定地方,如此接下来的追剿才会容易,太平的日子才会早日到来。”

崇祯皇帝说到这里时,表情严肃地说道:“朕当然知道这么做有很大的危险!但是,朕是大明皇帝,如今天下大乱,却躲于深宫之中,如此天下何时能太平?该是朕的责任,朕不能逃避。如今再危险,难道还能危险过太祖皇帝开国时候?”

听到这话,陈永福非常惭愧,同时也很激动,他当即单膝跪地抱拳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一番话,实让末将汗颜!平定贼寇,原本就是我等武将的责任,末将恳请陛下另选武将,安顿地方事宜。末将愿追随陛下左右,为陛下冲锋陷阵,打最硬之仗,杀最强之敌,虽死无憾!”

虽然之前的时候,他也想在皇帝的身边,加入京营打仗,但是那个时候,他更多的其实是从他自己这方面来考虑。一个武将能在皇帝身边打仗,不用担心粮草物资,不用担心战功被冒用,只要能打好仗,表现好,就能得到皇帝的赏赐,封妻荫子。

可此时他再说出要追随皇帝身边打仗,虽然结果是一样的,但是他的出发点已经完全不同了。他被皇帝所感动,此时所想的就是替皇帝分担风险,为皇帝去打硬仗,尽他的所能保证皇帝能赢。就算战败要死,也是他先死。

崇祯皇帝当然能体会到他的这个心境变化,他自然也是乐意,身边有这样的武将,比起普通武将会更能发挥主观积极性,拥有更高的战力。于是,他便答应了陈永福的要求。

陈永福见皇帝答应了他的请求,当即大喜,便马上又提议道:“陛下,以少胜多之战事,多是精兵强将,以一当十方可。末将想为陛下练一支精锐中的精锐,如三国之陷阵营、虎豹骑、白马义从之类,破最强之敌,每战用之,则战必胜!”

明末这个时候,传说中辽东建虏的奴酋人手一套《三国通俗演义》,从三国战事中学习兵法。此事真否不好说,但足以证明《三国通俗演义》已经非常流行。因此,陈永福举例的时候,便拿《三国通俗演义》中的例子来举例了。

崇祯皇帝一听,当然感兴趣,这不就是特种部队么!

历史上每一支强军,都必然会有其拳头之军。比如有名的岳家军,最强的就是背嵬军;近的,就说建虏,就有白甲兵。甚至在原本的历史上,郑成功也有,铁人军,全身具甲,杀得满清大败,差点就收复了南京。

事实上,京营原本是分为三千营,五军营和神机营的。但是崇祯皇帝重整京营时,压根没时间,用得是七拼八凑起来的军队,并且一边继续挑选各地的精锐军卒补充到京营里面,一边继续打仗,最终才得到了后来的十来万京营兵力。

从年初开始领兵,到如今快到年末,大概快有一年时间,不是打仗中,就是去打仗的路上。好不容易打退了李自成的大军,把入侵的建虏赶走了,但是他是皇帝,难得回京一次,有一大堆的政事要处理。就这么的,他是根本没时间整理细分京营。包括打仗的时候,也基本上是一拥而上。

如今陈永福提出了这个建议,崇祯皇帝就感觉,确实要再继续整编军队,这样才能应对以后更大的战事。

不是每次战事的时候,都能出其不意,不是每次战事的时候,都有人会反水相助,不是每次战事的时候,敌人的战斗意志都很薄弱,对于自己率领的军队要求,当然是越精锐越好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含笑点头道:“卿的想法,朕很赞同。但是如今南下平乱,并没有给卿练兵的时间!”

陈永福听了,没有犹豫,而是马上说道:“末将观京营将士,皆是精悍之卒,个人战技自不必说。因此末将以为,可由其中挑选一二另成一军,边战边练,以战代练,也可成军!”

崇祯皇帝听到他的说法,觉得不错,便再问道:“那卿想挑选何等将士另成一军?”

陈永福一听,立刻回答道:“末将擅射箭,可开硬弓达一百五十步而中,因此,末将想挑选军中神射及力壮者,临战之时,先以强弓破阵,而后力士以重甲长刀劈阵,为大军撕开敌阵,又或者阻击敌军冲击。进可攻,攻必克;退可守,守必坚!”

崇祯皇帝听了,心中想着,这样的一支特种作战部队,不是适合自己来领军么?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