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小说网

52小说网>崇祯掀桌 > 第163章 解决钱的问题(第4页)

第163章 解决钱的问题(第4页)

崇祯皇帝要革新的,其实就是参考汉初这种,和后世的兵役相结合的全民兵役制。

对于历史,大殿内的饱学之士当然是知道的。不过他们听到皇帝所说之后,感觉有所不同,其中范景文便问道:“陛下所说之革新,是以汉之兵役为准,还是有所改动,有军饷可领?”

崇祯皇帝听了,想也不想便道:“自然,以后之将士,分兵役制和职业制。即在朝廷规定服兵役期限后,优秀者可自愿继续留在军中,军饷增加,是为军中骨干!”

范景文等人听了,确实感觉和以前的兵役不同,不过还没多想呢,就听崇祯皇帝又强调道:“不要说眼下还是天下大乱,就算平定各处叛逆之后,整个世界,非指我大明朝,亦是各国纷争之乱世。将士之优待,必须倾斜。谁若不服,亦可从军成朝廷将士。此事,朕意已决。大略章程,回头下发内阁,就由范卿牵头细化落实!”

本来范景文是还想说什么的,比如各国纷争之乱世,这个怎么讲,但是听到皇帝说“朕意已决”,得,他也不说了,只是回奏道:“微臣领旨!”

其他人同样不敢说,要知道,如今的皇帝威望,那是如日中天,谁敢与之争?或许黄道周可以,但是不在。

崇祯皇帝扫视底下臣子,然后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承恩点了下头。

于是,王承恩立刻向一个内侍招手,然后就见那个内侍端着一个托盘到了王承恩面前。

<divclass="tentadv">其他官员都是好奇,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

王承恩也不拖拉,直接揭开了盖着的那块红布,然后对其他人说道:“此乃奉旨铸印的新钱,材质分为四等,分别为铜,铜银混合,以及金银铜混合。每枚新钱上皆有数字,分别为一文铜钱,两文铜钱,五文铜钱;一分银钱,两分银钱,五分银钱;一钱银钱,两钱银钱,五钱银钱;一两银钱;两两银钱,五两银钱以及一两金钱,两两金钱和五两金钱。”

说到这里,他用手指着托盘上的那些新钱道:“此新钱根据贵重不同,混合金银铜的比例不同,但样式大小皆是一样,诸位大人可以看看。”

说完之后,王承恩便退到了一边。

大殿内的官员,一听新钱时就心中一惊了下。他们就怕皇帝觉得没钱,又来印大明宝钞了,结果看到还是金属钱币,就稍微松了口气。不过不管怎么样,他们对新钱总是有些抵触。

在听到司礼监掌印太监说他们可以看时,户部尚书倪元璐第一个走过去,抢着看了起来。

就见托盘上,按需排列着同样大小的新钱,这和以前的钱差不多,都是圆形方孔,不过做得更为精美。

圆形的边缘,是紧密排列的凹凸纹,上面刻着四个字:大明通宝,在每个字的中间,都有细小的符号。每个新钱都是正反都有反,不用拿起来就能看。

因此,倪元璐看到新钱的北面,是壹文两个字,然后同样有他不认识的符号。

快速扫了下托盘,其他新钱,都和这个差不多,不过更贵重的新钱上,除了那种不认识的符号之外,还多了花纹,分别依次为梅兰竹菊。

倪元璐看完之后,很想伸手拿起来看看,便转头看向王承恩,见王承恩点点头,他才去拿了起来,分别掂量了下,发现重量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他在看着,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按照官职高低查看这个新钱。

崇祯皇帝就坐在御座上,看着他们在看着,心中却是有点埋怨朱元璋同学的。

当初大明开国之初,百废待兴,急需用钱的时候,可朝廷却没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元璋就发明了大明宝钞这种纸币,然后发出去当钱用。

朱元璋就用这种微小的代价,解决了钱的问题,对于大明朝开国之初的经济复苏,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但问题是,朱元璋这位同学压根不了解钱币的真正规律,他觉得印纸币很好用,很方便,就开始大量印制,然后呢,他自己还不要,这就导致了货币缺少了自由兑换和滥发,结果很自然的,就朱元璋同学还在世的时候,大明宝钞就开始极速贬值。

后面的大明皇帝同样不知道钱币的规律,反正不断地印大明宝钞,这种来钱速度最快,比抄家都快,不断地印啊印的,最后连狗都嫌大明宝钞。以至于到了后来,就是真得废纸一张,朝廷的信誉也因此破产。

如果不是朱元璋同学这么乱搞的话,崇祯皇帝其实是能很方便的解决钱荒的。

如今他的威望真是非常高的时候,没有钱,就可以印纸币来用,只要附和钱币的内在规律,就不会大贬值,可以一直维持下去。

可因为朱元璋同学已经这么搞过,他就没法搞了。

为此,要打破大明百姓对于大明宝钞的固有印象,他不得不另起炉灶,先印制金属货币再说。

这种金属货币,理论上来说,也同样是属于信用货币,和用纸印没什么两样。

不过相对于纸来说,这种金属货币的成本更高,也是如此,能让大明百姓能对这种金属货币有一种安全感。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