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用说什么,崇祯皇帝当即下旨,全军轻装追击。
大热的天,要还想穿着盔甲奔跑,那无疑是痴人说梦,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逃跑的建虏,率先实践了一个词:“丢盔弃甲”。
逃跑的时候,逃命才是第一,丢了盔甲,跑起来才会更快!
明军这边,自然也是没法穿着盔甲去追赶,除了骑兵之外,大部分军卒,也都脱了盔甲,交给军中的辎重兵,然后追赶逃跑的建虏。
虽然都是没穿盔甲,但是本质上还是不一样的。
这种追击建虏的事情,自然不用崇祯皇帝亲自上阵了。他领兵滦河南下,过迁安,到达了永平府。
这些被建虏攻占过的地方,全部被建虏劫掠过,房屋被杀,财物被抢,百姓不是被杀,就是被劫掠出关。
到处都是断壁残垣,杂草丛中还不时能看到白骨。
崇祯皇帝看着这一幕幕,高兴的心情便没有了。
在这崇祯末年,京畿之地的百姓,特别是这些靠着长城方向的百姓,真的是非常苦命。
建虏的每一次入关劫掠,他们都是第一个受到劫难的。一次,两次,三次……
到了这时候,更是千里无鸡鸣了。这里的百姓,估计很少是逃难去了别的地方,大部分都是被建虏给祸害了。
虽然说,这一战之后,京畿之地该是没有建虏和流贼,应该能太平了。
不过这个太平能有多久,还不好说,还像以前那样构筑长城防线?
这是崇祯皇帝在思考的问题!
在他驻扎在永平府城的时候,各地的军报便陆续汇总过来了。
三天之后,这一场追击战便结束了。
京营各部收复了所有长城关口,并且驻扎在那里,修复城防。
此次战事,降卒战死了两千三百人,受伤五千八百多人。其中一小部分死于三屯营攻城战,大部分都是阻击狗急跳墙的建虏时战死和受伤的。
这个受伤的将士中还包括了非战斗减员,拉肚子、中暑等等倒下的。
在建虏方面,三屯营的建虏有两千人,绝大部分都被杀,只有三百来人被俘虏。在阻击战和追击战中,没能跑出关的建虏有八千人左右,大部分是逃跑时被追杀所杀。至于伤兵,反而不多,就十几个而已。
一般来说,这个数据是有些奇怪的,伤兵怎么可能只有这点人数,和打死的比例也相差太大了。
但是,崇祯皇帝却不奇怪,建虏的暴行有目共睹,自家粮食又紧张,留着受伤的建虏也没多大意义不是!
总的来说,从昌平开始追击建虏,因为路途比建虏远,又或者说建虏走得果断,以至于没能拦下天津卫的建虏,只是留下了万余建虏而已。
这个战果,如果从数字上来看,肯定是不大。但是,要是站在更高的高度,比如建虏人口规模上来说,这个数字对于建虏来说,其实已经很多了。
建虏这次入关想要捡便宜,一共是十四万人马左右;但是如今还能逃出关的,也就只有九到十万的样子,损失了将近百分之三十,足以让建虏痛到骨子里去了。
以前的时候,建虏每次入关都是劫掠地盆满钵满,可这一次,损兵折将,连和硕亲王都留在了关内,是建虏纵横辽东开始从未有过的败仗,绝对够他们喝几大壶了。
<divclass="tentadv">如果吴三桂和孔有德的人马能及时逃回来,那整个战事就完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