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了京师,击退了李自成所部的偏师之后,京师那边的兵仗局和军器监大概已经能产出不少精良的军械,就可以给这支军队换装,至少统一制式,而不是眼前这样是他们原有的装备,五花八门的。
可这里是保定,是明国京师的南大门,如果不打下这里的话,大军绕过去攻打京师,就会被保定的明军攻击后方,影响军心士气和粮道安全的。要是能一战而定京师,那自然是没事。可要是僵持的话,保定不拿下,那肯定没法进攻京师的。
“轰轰轰……”
虽然晋地这边的历史已经面目全非,但是京师那边却影响还不大,还有历史可以参考。
至于京师能不能一战而定,那可是明国的都城,刘芳亮不认为能一战而下的。
可如今,保定打不下来怎么办?
他自己心中有数,就这么打下去,他兵力又不占绝对优势,火炮的数量也有限,除非保定府内粮草物资耗尽,否则很难攻下!
怎么办?
求援?
他在纠结,城头上的邵宗元等人,却是一点不用纠结的。
因为他很清楚,就凭他手中目前掌握的实力,夺取了南边也很可能被流贼又窜入祸害,来回折腾,是不划算的。
在骑兵之后,便是步军主力,带路上粮草开拔。路线是出雁门关,往东北走,过隶属于大同府的平型关,再走紫荆关这条路赶往京师。
他正在想着,忽然听到动静,转头看看,便向崇祯皇帝奏道:“陛下,有快马信使。”
果然,就听到看完奏章之后的崇祯皇帝说道:“察哈尔部的浩齐特部和苏尼特部率众来归,共计两千来人,还擒了逃走的晋商靳良玉,带回了他们运走的物资。只是可惜,那个范永斗还是逃走了!”
<divclass="tentadv">周遇吉听到这话,有点不明所以。但是边上的方正化却是知道前后经过的,一听之下,当即笑着道:“万岁爷折服了那两个蒙古人,才有他们举族来归的盛况!”
崇祯皇帝正在看着自己的队伍,听到他的提醒,便转头看去,果然发现有快马从北面过来。
周遇吉听了个大概,便也跟着恭贺皇帝。
周大彪他们被交换回来之后,崇祯皇帝基于他有家小,如果随军征战天下战死的话会留下孤儿寡母,便安排他去了宣府当守备。
一听这话,众人皆是一惊,连忙走到窗户那,向远处瞭望。
刚巧,刘玉兰在这个时候也赶了回来,不过面对崇祯皇帝的时候,她很是惭愧,禀告道:“末将只是招到了五十六名可救护伤兵的女兵,多是大同农村的。其他能打的女兵,末将没有满意的;能说会道的女兵,却是末将想不挑都没有!”
此时,周遇吉等人见皇帝已有决断,且他们作为武将,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便都抱拳领旨,然后赶紧去准备了。
打仗的事情,从来没有十成把握的事情。并且如今是在御前,不假思索就拍胸脯保证,一旦败了,不只是败仗之责,还有欺君之罪了!
最为重要的是,他们都明白李自成的大军主力并没有受损,而自己这边的军队,整编完成还在训练,要去和数倍兵力的流贼大军野战,甚至有可能先是攻城战,谁敢说一定能胜?
就连周遇吉听了,最终也是沉默以对,显然是没有把握的。
虽然说自从流贼围城之后,断了和京师的联系,但是他们都知道,京师经过皇帝那么一番折腾,要钱有钱,要粮有粮,该有的赏赐,肯定是不会少的。
之前刚来的时候,也已经得到消息,说流贼偏师已经拿下真定,算时间的话,这时候正在攻打保定了。
顿时,他刚才还高兴的心情顿时就没了。这边的局势刚有好转,别是又来什么坏消息吧?
至少在明末这个时候,他才不相信会有好事!
很快,外围的锦衣卫便从信使手中接过一个长筒,拿出里面的奏章检查之后,便快步送到了御前:“陛下,是宣府巡抚的奏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