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筠满意不已,从袖子里摸出一本书来:“本来是要等你多认一些字再给你的,不过你既然要离开县城,到别的地方闯荡,便先给你吧。”
王小井伸手接过。
封面朴实无华,装订也颇为朴实,是用针线缝起来的。
他点着上面的字念道:“中或瓷器又展……”
王小井越说,声音越低。
潘筠面无表情:“……中国瓷器发展及变革!”
王小井快要哭了:“字好难认!”
潘筠就掏出两锭银子,拉过他的手,啪的一下拍在他的手心,语重心长的道:“既然你师父那里没活干,那你就留在村里念一段时间书吧,好歹把常用字给学会了。”
村中的学堂还是山神庙赞助的呢。
当然,实际出资人是潘筠……和王璁。
这也是她最骄傲的一件事,作为庙祝,以山神庙的名义开办的学堂,她一直负担了八成的资金,只有偶尔不凑手的时候才和大师侄伸手。
而且,村学已经开了两所,除了汾水村外,离他们才五里不到的下河村也新建了一个,也是从山神庙中抽出资金来。
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六岁以上,三十岁以下,都可以进学堂读书认字。
不错,潘筠已经豪横到把村学的招生年龄放宽到三十岁以下了。
当然,目前学生入学年龄最大的是十四岁,更大一点的可能是不好意思。
王小井就很不好意思,一脸扭捏:“我,我要是去了,我岂不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了?”
潘筠:“怕什么,都是一个村的,熟人,没人取笑你。”
王小井:……正因为是熟人,所以才更会取笑吧?
潘筠撸起袖子:“你去不去?”
王小井立即道:“我去,我过两日就去。”
“嗯?”
王小井默默改口:“我明日就去。”
潘筠:“别偷懒,也别害羞,我会让我大师兄盯着你的。”
王小井呼出一口气,握紧了手中的书,脑瓜子都快要炸了,他也不知道他刚才停下来到底是对还是错。
他把手里的两锭银子塞回去:“我不用钱。”
潘筠推回去:“虽然读书不要钱,但你不出去打工,不得补贴家用?”
王小井塞回去:“不用,我家管我一口饭吃还是没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