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投票,最多打平。
可张居正占着首辅的位置,此时就可以一言而决。
宫里没有不透风的墙,冯保也只能把事儿封锁在坤宁宫外,不让消息传到皇后耳朵里。
但是此时,宫外但凡有点关系的勋贵重臣,其实多少都得到了点风声。
但是,不管是两宫太后还是首辅张居正,都没有意识到小皇帝性格上存在的问题,自然自动忽略此事。
毕竟现在皇后有孕,那王宫女就算怀了龙种,就算诞下皇子,其实对大明朝堂也不会有影响。
倒是小皇帝朱翊钧回到乾清宫,看到御案上锦衣卫刚送来魏广德在南京的行踪,好奇翻看起来。
京城的事儿,南京城自然不知。
魏广德白日巡视各处,甚至连南京城江防都去看过了,包括防洪大堤。
毕竟是留都,防洪可不是小事儿。
为此,魏广德甚至都打算这次回京城路上,招潘季驯在洪泽湖陪同视察一番,皇祖陵其实也是工部治水需要考虑的重要环节。
他不懂治水,但现场看看,如果能想到办法解决何乐而不为。
最起码自己这趟滞留江南也不算全然无功,南方留下来的烂摊子他都有过问,说句勤于王事不为过吧,没功劳也有苦劳不是。
终于,魏广德在南京城等来了俞大猷。
在东番岛平定两个部族的叛乱时,他就收到崇明岛的消息。
于是直接痛下杀手,对负隅顽抗的乱民进行血腥镇压,随后将剩余部落族人打散分派到南北城寨,安排他们为卫所耕种土地,就急急忙忙往松江府去。
到了崇明岛,马上换乘蜈蚣船去南京。
毕竟是逆流而上,蜈蚣船可比快船还要快。
借助风力和桨页的力量,只两天不到的时间就从松江府赶到南京城。
魏家别院里,魏广德让人准备了丰盛酒宴款待,还把隔壁魏国公徐邦瑞也请过来。
酒席散场后,每人又都喝了一碗醒酒汤,他这才拿出京城发来的欧罗巴使团的奏疏给他们看。
徐邦瑞好奇上面说的欧洲事儿,只不过言语不详让他有些猫爪挠心般不爽。
俞大猷看过以后,倒是和魏广德有了类似的看法。
倒不是说他也意识到大明未来海贸可能受到欧洲国家局势的影响,而是看出欧洲似有不稳当的迹象。
弹丸之地这么多国家,俞大猷第一时间反应就是有人或许会趁机做大,兼并周围国家形成一个大一统的欧罗巴国。
都是中国传统思想闹的,但至少他看出欧洲有爆发大战的迹象。
“叫你来,一是南海水师要时刻关注吕宋西班牙人和淡马锡葡萄牙人,甚至壕镜之间可能爆发的冲突,或者媾和。
不管他们是分还是和,对我大明都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