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从杨轩的手中接过国使大印,仔细检查了一番,从材质上来看,这方大印不像是造假的。
不过,他并不认识这印,还得上报给上司,请上司来判断。
毕竟,俞大猷之前只是个基层军官,没有听说过杨轩出使的事情也在情理之中。
“能说说是怎么一回事吗?”
俞大猷抬头看着杨轩问道。
“我是被大明国使收养的孤儿,在其死后,我继承了他的名字,和国使的身份,出使各国,同时将他的骨灰带回来。”杨轩编造道,理由他已经给出来了,信不信,由他们。
杨轩当初出使,只有他一个人,没有带随从。
距今已经过去四十余年了,而且自从前往美洲后就再也没有书信回去了,很多人都已经忘记了他出使的事。
现在,可能只有朝堂有限的几个人知道吧!
像俞大猷这种从基层军官做起来的,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
“原来如此。”俞大猷点了点头。
“不过此事的真假,在下还需要上报查验,这段日子就请阁下与我军在一起了!”俞大猷接着又道。
“没问题!”杨轩轻轻颔首。
他回来后,就听说皇帝已经换了人,新皇帝做得怎么样,他打算留在基层,好好听听基层人员的看法。
俞大猷的邀请,也符合他的心意。
“好。”
俞大猷点点头,将国使大印还给杨轩。
随后看向麾下的将士们,催促道:“抓紧时间打扫战场,掩埋尸体!”
待打扫完战场,俞大猷便带着麾下的将士入驻了昌国卫。
军报已经提前发过去了。
但杨轩的事,俞大猷在入驻昌国卫之后,便让人拿来纸笔,又写了一封信,将关于杨轩的事情详细写了上去,并且还在一张空白纸张上用国使大印盖了章,用以辨认。
最后,俞大猷在信上盖上自己的印章,做好蜡封,便派人给上司王忬送去。
做完这一切,俞大猷下令设宴款待杨轩。
其麾下的将士们也很希望能将这么一位猛人拉拢过来。
毕竟杨轩在战场上的表现,所有人都看到了。
有他在的话,那么后面的战事,根本就不用动脑子,只需要跟在后面捡军功就好了。
众将士热情的招待了杨轩,宴席结束,俞大猷邀请杨轩继续相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