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楠没等她老子,也没等五号院的老娘和哥姐,脚步急匆匆的走了。
干嘛去?
给胡老和沈绪榜报信儿去了……
曲卓溜达儿的进到茶室时,屋里老三位正哈哈大笑呢。都不用特意听,也不用问,肯定在说某个破孩子的糗事呢。
“啊~啾~~”曲卓假模假势的打了个没什么诚意的喷嚏,进门时嘴里念叨:“怎么好像……有人在说我坏话呢?”
“谁稀得说你坏话。”曹老刚讲了某人一门心思惦记她池子里养的花鱼,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
抬手招了招,让曲卓到她身边坐下,问:“这么快就谈完啦?”
“嗯呐,我办事向来讲究效率。”曲卓大模大样的坐下,拿起茶杯仰脖干了。
好歹是要结婚的人了,三位老人没再说他的糗事。曹老跟曲忠禹说起了婚礼安排。
都已经定下来了,就是从头再捋顺一遍……
地点在京城饭店,就是荣志坚妹妹当年订婚那地儿。过去很多年里,一直是京城最上档次的饭店,现在也是。
在上档次的同时,也有着特殊的意义和象征。
毕竟,眼下这年月京城饭店还不接散客呢。
那大门儿,真不是谁都能进的,比新侨要高出一个档次。
另外,宾客中内陆哪些单位的哪些客人,多少桌。弯省那边有多少人,多少桌。还有外宾多少人,多少桌,怎么排坐。
还有,都哪些人上台致辞,菜系、酒水、上什么烟……等等看似琐碎,但确实很重要的大小细节。
从头至尾的流程和细节又都过了一遍,确定没问题后,三号不紧不慢的开口,话题转向弯省……
“省内人”与“省外人”的矛盾由来、发展和现状,经济形势的改变,伴随着人心的变化……
其实谈到的情况,内里方面已经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了。但三号非常重视曲忠禹这位亲历者,及参与者的视角和见解。
曲卓全程在一边旁听,没胡乱插话。
从头到尾听下来,对光头家有了不少新的认识。
很意外,还是有点东西的……
两大招数其一,居然是北面的“传统艺能”。
先是减租,就是所谓的“三五七减租”。然后是“公地放领”,最后是“耕者有其田”。一番手段下来,实现粮产量连续十六年增长,年均增长百分之五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