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一直以来都是城市化发展的老大难。
十九世纪末,老美最先开始对垃圾进行集中焚化。
二十世纪初,欧洲各大城市开始大规模兴建焚化厂。
早期焚烧技术简陋,废气直排导致重金属、二恶英污染加剧,引发公众强烈抵制。
70年,老美最先推出清洁空气法案,强制焚烧厂安装除尘、脱硫设备。
与此同时,石油危机迫使各国寻找替代能源。
72年圣路易斯联合电力公司,首次将分选破碎后的垃圾作为燃煤电厂的辅助燃料,开创固废能源化先河。
欧洲各国和正在遭受垃圾围城的小日子,紧随其后开始跟进。
74年东京涩谷焚烧厂投产,首次实现焚烧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
76年瑞典建成首座商业化垃圾发电厂,将焚烧热能转化为电力,余热用于区域供暖……。
到79年为止,欧美不提,小日子有三家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制造商……
日立造船,主导开发机械式炉排炉,适配高水分、低热值垃圾。
荏原制作所,专注流化床焚烧技术,适合处理分类后高热值垃圾,比如纸制品和塑料。
三菱重工,发电设备没太大亮点。但盯准老美的市场,把心思用在了减排上。开发的高温烟气净化系统,有效降低了二恶英等有害气体的排放。
(85年鹏城引进日本三菱重工焚烧发电技术,启动清水河项目建设。88年正式点火运行,初期日处理能力400吨。每吨发电约150kWh)
曲卓仔细“翻阅”了“摸”到的《Teovation》(技术革新)和《TheJournalofIndustrialEics》(工业经济学杂志),其实更倾向于日立造船的技术。
但三菱重工的环保排放特性是不容忽视的。
最关键的是,三菱能搭上关系……
跟梅老二穷磨叽了两句,刘老头儿一个电话把曲卓喊去万寿路。
之前在西花厅,老几位最关心的就是绑架那事的细节。结果,话没说两句呢,臭小子说走就走了。
得~有人因他而牺牲。头回经过这种事,对心绪冲击肯定大,情理当中。
问题是,该了解还是得了解呀。
正常这种事,肯定是安全口的活儿。
但那小子……哪个对上都头大。
这种时候,就得老将出马了……
刘老儿家跟杨颖爷爷家格局一样,都是小三合院,应该是同一批建的房子。
瞅着挺干净,同样旧的厉害。
主要是当年门窗木料用的不好,二十来年风吹雨打寒霜冰冻,糟烂的厉害……
曲卓进到大门虚掩的小院儿,没急着进屋。反手带上大门,左瞅右看到处撒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