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书《齐民要术》在农学馆得到很好的应用。
比如农产品的加工。
腌制,酿造,肉脯,干货,窖藏等技术都有专人研究。
并且。
其中很多内容,编纂成了各级学堂的必备课程。
可以说。
大周农业能够获得五谷丰登,粮仓满盈的景象。
农学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都是陛下运策帷幄,下臣不敢居功。”
作为贾思勰的侄孙辈后人。
这部农学巨着能发扬光大,贾仲明就已经心愿达成,感激涕零了。
“建康城杂交水稻培育可有进展?”
南北统一后。
宇文衍便让农学馆派遣特别小组,前往南方培育杂交水稻。
“回陛下。”
“每年都会从南方各地,东北,交趾,甚至是倭国挑选优质植株……”
“良种野生稻也有采集。”
“农学馆准备前往交趾设立一处培育基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宇文衍很清楚。
杂交水稻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是,只要有人去做。
每年进行选优,杂交培育,再选优,再杂交……
不断地优中选优,一定能培育出产量更高的稻种。
就算达不到后世亩产一两千斤的产量。
只要在现有亩产两石左右的基础上,翻个两三倍。
那给大周带来的影响也是相当震撼的。
“嗯嗯。”
“告诉他们,放心大胆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