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产需求的刺激下。
棉花脱籽机,缫丝机,纺织机,染色拉直卷布机等机械不断得以改进创新。
其中,有冶铸司机械署的发明。
也有民间从业者的实践出真知。
十数年来。
朝廷一直鼓励各行各业大胆创新,敢于发明创造新事物。
凡有所成者,全都给予名利上的奖励。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机械方面的进步。
特别是手工车床的出现,以及朝廷轰轰烈烈推行的“木改铁”。
从材料和技术上给所有机械制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棉制口的普及,使得棉花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胡商从中看到了商机。
带动西域诸国开始大量种植棉花。
西域地处内陆,热量充足,光照时间长。
不论是天山南北绿洲带,还是葱岭以西的河中地区。
沙质土壤透气性好,地形平坦,特别适合棉花种植。
棉花本就是从西域引进中原的。
当地百姓对于棉花种植一点都陌生。
眼看着棉花成为紧俏之物,有多少商贾就收购多少。
甚至有的商人直接给定金,预订后面数年的产出。
能够增加家庭收入,改善家人生活。
西域诸国百姓无不趋之若鹜,大量开垦棉田。
如此一来。
棉花的产量一下子翻了数倍。
极大缓解了中原棉花紧缺的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