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船队和北海舰队则协助秦王迁徙百姓。
高句丽人口百余万。
数十万壮劳力全部送往河北,用作宇文恺开凿通济渠役力所用。
与此同时。
早已确定好的移民事宜迅速展开。
预计十年内。
将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四道移民二十万至乐浪、临屯二郡。
……
九月十日。
两仪殿。
内阁和军机处大臣联袂而至。
君臣见礼后。
大家喜笑颜开,整个大殿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恭喜陛下,贺喜大周!”
“东北顽疾终被扫除,不留子孙患也!”
王鹰作为最早追随皇帝的心腹。
深知陛下为了这一天,付出了二十年的经营和努力。
“是啊,周边藩属势力,大多心怀鬼胎,口臣心不臣。”
“有好处时争相叫爹喊爷。”
“一旦中原王朝势弱,立马翻脸不认人,视宗主为鱼肉。”
阁臣于翼属于早期支持宇文衍的一批人,受到皇帝的重用。
共事二十余载,深受影响。
对于那些趋炎附势的藩属势力没有什么好感。
“还得是陛下啊。”
“早在二十年前,就看清了突厥和高句丽的图谋不轨。”
“略施手段,致突厥分裂。”
“强势出击,打压高句丽。”
“双管齐下,一举解决北方最大的威胁……”
兵部尚书兼军机大臣韩擒虎眸眼中满是崇敬之色。
这样的战略眼光和魄力,古来有几个帝王具有?
何况。
二十年前,陛下还只是个十来岁的大孩子。
众臣听罢,全都点头称是。
说起皇帝的高瞻远瞩,朝罢内外关心时政的人无不拜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