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他们手里牲畜、毛皮、山货、水产等,交换粮食、陶瓷、绢帛、麻布、铁器等物品。
经过几个月的口口相传,来此贸易的人越来越多。
龙城逐渐热闹起来。
中原地区的饮食,服饰,风俗等文化,开始潜移默化地影响这个地区的人们。
稳定的环境,加上更为先进的生活方式。
吸引了周边一些游牧、渔猎少数民族的人口来到辽西定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凡有此意愿者,官府都是举双手欢迎。
与当地百姓一视同仁,发放户籍,分配田地。
要是能带更多的人口来此定居,官府还有奖励。
小皇帝经营东北的设想。
终于在辽西龙城,有了一个小小的支点。
之前幽州总管阴寿留了三千人马,还在辽东与高句丽周旋。
贺若弼派了两位偏将过去。
把这三千人分为六个五百人的小队。
时而分散骚扰辽东地区的高句丽百姓,使得他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不时又攻打一下他们设立了要塞据点。
使得高句丽军队频繁调动,疲于奔命。
再配合小皇帝传授的“围点打援”战术。
六小队分工合作,紧密配合,把盘踞辽东地区的高句丽势力搅得鸡犬不宁。
同时。
贺若弼还给与高句丽接壤的靺鞨首领派去使者。
商议两地贸易往来,以及从东西两面夹击高句丽事宜。
高句丽是西汉时期,由东北扶余部落一个叫朱蒙的王子建立。
他因与其他王子不和,争权失利后逃出扶余。
随后建立了高句丽,到如今,已经存世六百余年。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
高句丽一直有占据整个东北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