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府收税,税基其实是两点,一是田地,二是人口。
因为后世存在农业税的缘故,针对田地收税被接受的程度很高,虽然因为国内经济高速发展,国家税收已经以商税为主,但农业税还是知道,被接受的程度很高。
而针对人口的,主要是“役”,在后世就没什么人习惯甚至接受了。
另外还有丁税,西方罗马帝国与中国自秦代起长期实施丁税制度,
丁税,又称人口税或人头税,是以自然人为课税对象、按固定金额向个人征收的税种,属于定额税范畴,具有征收成本低但累退性显着的特点。
该税种在自然经济中常与土地税并行,构成古代国家主要财源,现代因公平性问题多被废止,但在特定历史阶段曾被用于移民管制或选举资格限制。
中国秦代确立人口税制度,汉代细化口赋、算赋等征收形式,清代康熙推行“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时期通过“摊丁入亩”将其并入土地税,标志着人口税消亡。
加拿大1885-1923年对华人移民征收人头税,英国、美国也曾利用该税实现社会管控。
所以,在清雍正前,大明也是征收人头税的,以成年男丁每年约摸一两银子征税。
城市里男丁是缴纳银钱,而农村则是以实物缴纳。
毕竟明朝中期开海前,国内银钱一直很紧张,根本无法将丁税实实在在收上来。
现在魏广德提出的盘点各地官府手里掌握的白册,发现大明人口居然比黄册多出三千万人口,这也就意味着此前每十年一修的黄册已经形同虚设,完全和真实情况不沾边。
这里面涉及东西很多,特别是即将全国推开的一条鞭法。
不管是魏广德还是张居正,都希望把赋役全部并入田地中,为失地百姓留一条活路,也是为了天下间的公平。
当然,魏广德还有一点没说,那就是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壮劳力,人口被粘附在田地里,城市的经济就很难得到发展。
而留在农村,农业产量也绝对不可能因为人口多就有增产的可能。
“此事。。。。。要不要上报?”
张居正终于还是开口说道。
上报,自然是报给宫里,后果疏为难料。
可不上报,往大了说那就是欺君罔上,也是大罪。
没人说话,都不知道该怎么说,这个态可不好表。
张居正环视三人,见都没有说话的意思,看向申时行,按说这个时候应该从低位最低的人开始。
可张居正想想,也知道张四维和申时行其实对这些应该也说不出什么,事儿是魏广德当初提出来的,既然“发现”了问题,还是看他如何说法。
“善贷,你觉得此事该如何做?”
张居正直接点名,一开始就问次辅的意见。
魏广德抬头看看张四维和申时行,最后才看向张居正,说道:“这就看大家以为,该继续装聋作哑,还是正视现实。
现实就是,如今国朝黄册已经废了,地方上并没有认真进行人口和田地的清查,朝廷引以为据的东西都是错漏百出的数字。”
“你的意思是,重新登记黄册,重建清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