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曾经在流亡东番时,他一心想着救国,活下去,但那份理想,其实一直埋藏在他的心中。
愿民族觉醒,不再受外敌压迫。愿人民觉醒,不再受权贵剥削。
除这四百人外,剩下的人也按罪责受到审判,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曾经被霸占的农田还给了百姓,至于那些商人留下的纺织工厂设备及牧场,一部分影响城建规划的被拆除,剩下的则给了重新获得土地的农民,允许他们建立合作社后,以集体持股共同继续用纺织厂做生意。
。。。。。。
统一华夏后,林凡也并没有闲下来。
五月,大致料理完关中事务的林凡,跟欣莲一起乘飞机回到京城。
林凡在京城停留了三天,与文天祥等人进行了京城之后的人事任命,并决定将内阁再迁到西安。
就像之前收复京城后,林凡在京城一住就是几年,在收复以长安为首的西部地区后,林凡也设长安为西京。
对同一时代的其他国家来说,虽然京城可以设立很多,但皇帝基本只会住在一个地方。忽必烈创立两都巡幸制时,哈拉和林也已经被排除在两都之外。
说到底,古代的交通水平,离得太远就管不过来了。
但管不过来,不代表不重要。
京城之所以是京城,是因为它接临关外,营州三省,匈奴高原,冀州腹地,三者交汇之处,因此北方一旦有变故,往往都要从京城发兵。
而长安也同样重要,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处于河西的咽喉要道,想打西域,吐蕃,长安必为屯兵之所。
至于以城西,为代表的整个南直隶,在古代作为经济核心,大都是分裂时偏安政权的都城,但此时,却是面向太平洋的窗口,也是全国的经济重心。
这三个都城各代表一个方向的利益,在古代王朝,他们隔得太远,因此这三个方向往往不能兼顾。
然而,大宋的飞机的发明改变了一切。
在之前徐灿的实验之后,她加了规范:规定一次飞行不得超过四个小时,超过航程时要分两次飞行。
但即便如此,飞机也是极为便捷的交通工具,中间停靠一次,便基本可以到以达国内的任何地方。
三天之后,林凡又和欣莲一起飞向了城西。时隔四年,林凡终于又安排上了回到这里的计划。
因为江南人发达得早,铁路因为兴建最早,如今也通了不少路线,当地人嗅到了商机,便有农村合作社出面与其他部门协商。
林凡在关中让农村合作社接管工厂的举措,也开了一个先河,让其他地区的合作社也意识到他们不光可以在农业粮食上搞合作,也可以以合作社为单元开展工业。
当初的拖拉机也是以合作社的名义购买的,如今同样,大伙各自出一分钱,算成股份,购买设备生产工业品。
这种合作社企业,林凡也不打算阻止,国家是大集体,那合作社就是小集体,小集体通过发展工业惠及集体中的所有人,自然是他希望看到的。
这些乡村工业集体既能提高国力,也能解决国内近些年极速膨胀的人口就业问题。
当然,任何工业都离不开监管和统筹,江南发展的速度很快,林凡回城西的一大原因,也是因为他必须保证江南这个核心经济区的发展在自己的掌控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