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个,如今两家关系越来越好。
大伯父一家要是遇到啥事,肯定会过来求帮忙。
只要不是害人犯法的事,超出能力范围的事。
童瑶一家都可量力而为。
童瑶不是往身上揽事,是合理性分析出来的。
大伯父大伯母过了年,53岁。
儿子犯事了,心理崩溃归崩溃,但该吃吃该喝喝,身体还不错。
童瑶猜想,可能是有大孙子要养的原因。
反正看着还能干个十来年。
大伯父跟着出海,帮做琐事还是可以的。
大伯母也别闲着,自家一大堆事给她忙,算不算工资另说。
童瑶觉得这是两全其美的事,自己受益,大伯父夫妻俩受益。
关系也会更加牢固,大家和和美美多好。
等阿呆成年了,大伯父夫妻俩也能享福了吧。
歹竹出好笋。
童瑶希望阿呆宝宝长大了是颗好笋。
杨母想到童瑶说起这个,嘴角都勾了起来。
她清了清嗓子,变脸似的安慰大伯母:
“先这么着吧,等年后让大哥做点地笼网和围网去礁石区放放,一天几块钱总有的。”
“那也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勤快点,日子总能过下去。”
妯娌两人在厨房里说话。
院外童瑶听着这些孩子叽里呱啦,吵得头疼。
低头看着阿呆,这孩子倒是不闹人,喂什么吃什么,不哭不闹的。
吃饱了靠在童瑶怀里发呆。
小家伙是真的发呆啊,双眼放空,神游天外。
就像小小年纪会修仙,六根清净。
杨溪俊吃饱了,下桌找娘:
“娘,要抱窝了,弟弟好了,大伯公、那边。”
童瑶一秒理解,自家儿子是说,轮到自己了,快把弟弟还给大伯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