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深感欣慰:“唐王,真国之栋梁,朕之肱骨也!”
“陛下谬赞,臣和平辽伯,挑选三万精锐,星夜兼程而来,听陛下调用。”
崇祯满意点头:“如此,甚好!”
“今日,正有一事,要拜托唐王和平辽伯。”
“何事?”祖大寿、朱聿键一怔。
崇祯轻笑道:“不久之后,临津江将发大水,或将冲走江两岸的一切。”
“朕需要唐王和平辽伯,火速率军,将江边舟楫,全部搬运到高地存放。然后,在高地安营扎寨。”
“待大水过后,火速将舟楫搬运至江中。率大军过江,追杀倭寇,不得有误。”
“这。。。。。。”
祖大寿、朱聿键听得一愣一愣的,云里雾里。
如何就会发大水?
如何倭寇就能溃败?
如何崇祯能未卜先知?
既然知道会发大水,为何又要两岸扎营?
。。。。。。
想到这些问题,又听着犹如神婆说话,忎谁理解得了?
只是,战马将行,大军待发,崇祯一时来不及细说,只得微笑道:“唐王、平辽伯,勿要生疑。”
“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你们自然就知道了!”
“这。。。。。。”
“臣遵旨!”
“末将遵旨!”
看崇祯欲翻身上马,祖大寿、朱聿键只得急忙领旨。
崇祯安排之事,他们不敢不从。
让众将士喘息片刻,便和金大中、金迪率领三万明朝联军,搬运舟楫,择一高地,建造营寨,片刻不敢停息。
崇祯皇帝,则带着一众人马,策马狂奔,杀向扬州。
一行人,刚过江,奔出十里,便接到陈幕派人传回来的塘报。
“陛下,倭寇守在汉城,一动不动,没有出击的迹象。”哨探小旗官,翻身下马,单膝跪地禀报。
崇祯一怔,看向汉城方向:“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