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需从更高之战略层面着眼,方能解局。”
“电文如下。”楚云飞的声音沉稳有力:
“文白主任钧鉴:
惊闻龙城与苏方关于冲锋枪技术引进之谈判,因故陷入僵局,云飞心忧如焚。
此项技术于我抗战全局,提升基层火力,意义重大,不容有失。
窃以为,当前国际时局,波诡云谲。
美国虽已参战,其‘先欧后亚’之大战略事实上并未改变,对我援助虽有增加,然终究远水难解近渴,且不宜将所有希望尽寄于一邦。
苏俄方面,虽与我意识形态有别,然目前同为反法西斯之盟友,其在远东亦需我牵制日寇。
维持与苏俄之良好关系,于我争取国际援助,平衡列强在华利益,乃至战后世界格局之构建,均有不可估量之战略价值。
此次技术引进,不仅在于区区几张图纸,更在于维持并深化中苏间之合作纽带。
若因我方内部协调不当,或条件过于苛刻,致使谈判破裂,不仅失此利器,更恐恶化双边关系,予日寇以可乘之机,实为不智。
望主任能将此‘美苏平衡’之浅见,酌情上陈委座。
今日中国,非但需埋头苦战,亦需抬头看路。
多一个朋友,多一分助力,少一个敌人,少一分凶险。
国家大战略,当以长远计。
云飞恳请钧座三思,以全局为重,妥善处置此事,促成技术引进,实为党国之幸,民族之幸。
楚云飞叩。”
一封电文,洋洋洒洒数百言,既点明了利害,又给足了台阶,更将此事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平衡的高度。
赵鹏程与周卫国听完,皆是心头一震,对楚云飞的战略眼光与政治智慧,又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这早已超脱了单纯的军事将领范畴,分明是一位深谙国际政治的战略家。
楚云飞的加急电报,以最快的速度送抵了山城。
与此同时,一封电报,同样快速拟定完成,发往了山城的方向。
电报之中的内容,则是希望方立功尽可能的为中国争取到更多的优厚条件。
简单的和周卫国交流一番之后,楚云飞也很快休息。
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楚云飞当即打开了脑海之中的外交面板。
【当前可使用的行动点为:260】
【当前可交互势力: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