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云飞认真点了点头:“既然鲍会长有如此决心觉悟,那我楚云飞也要在这里表个态。”
“只要山西还是中国人说话,不管是阎长官、还是委员长,亦或者是其他人,这些人绝不会亏待了你们这些爱国企业家。”
“另外,关于矿场经营之利润,百分之十进入晋南地区公库之外。”
“剩下的所有利润,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分文不取,全部交由晋东南商会自由支配、按出资比例,每年分红。”
“如若投产之后因为储量不足,需求不够,亦或者是因为其他各种方面的原因影响了铜矿的开采,这期间造成的损失,均由我晋南公库承担。”
“二战区长官司令部也会在财政宽裕的情况之下进行赎买,将钱交还给你们。”
鲍永盛很快离开了楚云飞的长官办公室。
筹钱去了。
晋东南商会人数众多,绝大多数都是手工业者,亦或者是经营商铺的小商小贩。
真正能拿出钱的,就是鲍永盛以及其他的八个副会长。
晋东南商会,这九个人背后也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地方势力。
例如孙卫谋家的孙氏商行。
坐的就是晋东南地区的米粮生意。
因为政策方面的限制,他们的利润颇为微薄。
但又因为政策方面的支持,导致他们能够在整个晋东南地区全面铺货。
只要是集镇区域,必然会有孙氏商行的米粮店。
这也是维持地方稳定的一大法宝之一。
只要老百姓吃饱饭,饿不着,那绝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衣、食、住、行。
衣的行当主要就是鲍氏商行在做。
抗战刚刚爆发,鲍永盛便已经变卖了家产,支持阎老西的抗敌保晋大业。
资历足够,家境在楚云飞的支持之下也算是颇为厚实。
虽然不让他大肆兼并土地。
可长治城内的店面房屋,鲍氏商行可是承租了不少。
转手一租,就是高额的利润。
这个年代,还没有什么所谓的“新型地主”,有的只是“商人”。
转租这种事情,本就是合理合法赚取投资收益的手段。
只要做的不太过分。
晋东南各地的也不会介入去管这样的事情。
毕竟对于他们他们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