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甚至已经近八个月没有取得过胜利了。
这让多田骏为之苦恼,甚至毫无解决之办法。
根据情报来看。
楚云飞所部每一次在会战后期基本上都是在勉力支撑。
完全就是一副马上就要崩溃的模样。
可每一次会战。
偏偏都是他们先坚持不住,亦或者是在出现士气低迷,以及溃败迹象之后。
楚云飞所部会选择迅速后撤。
完全不给他们歼灭战,乃至击溃战的机会。
谁都清楚。
主动后撤和被击溃的差别。
前者不仅仅能够保持较为高昂的士气,还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武器装备。
后者除了能够保存大量的有生力量之外,这支部队在短时间内很难重新具备战斗力。
不仅仅是士气方面的因素,还需要充足的武器装备补充,需要重新搭建建制,构筑指挥体系,这需要时间!
“华北自治政府(伪政权)的实业部总长王荫泰已经数次登门崔粮,他甚至扬言,吃饭问题就是政治问题,如果不能够解决华北的饥荒问题就无法有效华北治安动荡的高呢本原因。”
“共产党人领导的抗日武装,不断地鼓动占领区饥饿的百姓,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袭扰,反而是物产富饶地区,这种“恐怖”袭击的拼刺和数量,减少了许多。”
多田骏面无表情的叙述着一个基本事实:“去年,在坂垣大臣的建议之下,火速从澳洲进口了面粉六百万袋,同时从满蒙输入杂粮,对华中以及华南用以货易货的方法购买了不少数量的面粉。
从本轮秋收的情况来看,总体饥荒态势趋于缓和,其本人应当不是要表达粮食问题,而是汪兆明政府组建的政治问题。”
“您的意识是,他在借机向我们施压?”
“是的。”
多田骏缓缓解释道:“目前为止,我们现如今面临着能源危机、以及粮食危机,原定华北方面应当确保资源开发,但从去年下半年位置,我们的资源开发政策就调整为了粮食开发政策。”
“即所谓的粮食第一主义,我们都清楚,如果没有粮食,就不能够确保治安和开发资源,那么游击队生存的土壤就会一直存在。”
“所以,我们适当调整了秋粮的征募数量,以维持地方治安,并且拉拢占领区的民心。”
“对敌人所谓的抗日根据地采取“严格”的肃清政策,确保这些残敌不会逃窜至我占领区,扰乱我占领区之治安。”①
因为楚云飞的缘故。
间接的影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没有出现那么多的灾民。
日本也没有因为华北的饥荒投入更多的资源。
只不过。
他们依旧陷入到了战争泥潭,整体而言进入到了“压抑时代”。
日本人所谓的压抑时代,其实是一个比较好听的说辞。
实际上就是吃不饱饭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