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钧座,这边会议交给我。”
“嗯”
楚云飞带着赵鹏程转身离开之后。
吴子强、钱伯均、罗卫国、黄百韬、孙铭等人面面相觑。
“伯均兄,什么时候见钧座发过这么大的火?”
钱伯均颇为严肃且认真的摇了摇头:“我与钧座同生共死十余年,从未见钧座如此动怒过。”
方立功也是叹了口气:“既已扯下国民身上之枷锁,钧座又怎忍心国民再受封建专制之压迫?”
“为国家,为民族”黄百韬重复了一句平日里面的政治宣传口号。
一旁的罗卫国也是喃喃自语:“为百姓。”
吴子强目光坚定,右手握拳放在了桌子上,表明了自身的态度:“我相信钧座能做到,一定能,不管是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还是内部这问题颇多的国民政府,钧座肯定有办法。”
“我亦是一样,如果钧座办不到的话,不知道还有什么能做到。”
孙铭若有所思:“或许这也是为什么长官始终对延安方面有好感,始终对十八集团军多有照顾的原因。”
方立功也是接过了话茬:“是啊,红党为穷苦人办事,咱们民国最不缺的就是穷苦人,四万万民众,至少得有三万万的穷苦人家,这些不也是咱们要守护的万家灯火吗?”
钱伯均摇了摇头:“他们的理念确实不错,但军事实力实在是太差了一些,何况山城方面对待红党的态度咱们也都清楚,能够维持现状已经是钧座尽力斡旋的结果,就这,还不知道要得罪多少人。”
众人一怔。
似乎,钱伯均对于楚云飞现如今的做法不慎满意?
黄百韬无奈摇头,试探性的说道:“军国大事尽加之一人身,委员长乾纲独断,又何尝不是钧座口中的“新皇帝”?”
钱伯均转身就反对起了黄百韬的说法:“焕然兄,这需要一个过程,钧座已经在努力了,如果委员长实在听不进去正确的建议,到时候钧座自然会有办法。”
“伯均兄,什么是正确的建议。”
“钧座的建议肯定是正确的建议,不说别的,你看阎长官自从听了钧座的建议之后,咱们二战区,山西完全就是一副生机勃勃,万物竟发的迹象。”
“委员长若是听了钧座的建议。”
众人闻言也是哈哈一笑。
钱伯均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自己没有这个能力,那就楚云飞让他干啥他干啥就是了。
无数个事实、无数个战例都足以证明自抗战爆发以来。
楚云飞从来没有做错过任何一件事。
他只需要跟在楚云飞的身边,坚定的执行命令,那就已经算得上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尽心竭力的做事。
转眼间,已经到了第二天清晨。
仅仅只是睡了四个小时之后。
楚云飞便起身打理起了自己。
换上了提前准备好的军装,穿上了崭新的进口马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