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是孔庸之和阎老西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势同水火。
在增资改组,整理田赋、废除苛杂改良税制和土地陈报、整理币制救济农村金融等经济改革之中在拖国民政府的后腿。
客观来讲,确实起了效果。
民众们少了苛捐杂税,日子稍微好过了一些。
据统计,废除的苛捐杂税有五千多种。
(可想而知这群军阀有多唐三,连这种买办官僚都不如。)
减少了此类税收六千多万元年,相当于国民政府一年军费的四分之一。
并且迫使地方军阀的军费依靠中央提供,使得常凯申很是开心。
孔庸之财政改革,其实就是在斩地方军阀的财权。
虽以印花税,以及烟草税的四成进行补充回流。
但话说回来。
阎老西这种大军阀怎么可能会执行中央的财政政令呢?
两人本身就不对付,尤其是阎老西想要在山西地区重新发行晋钞。
和中央系之间产生了多次的冲突。
而楚云飞之所以邀请孔庸之过来。
更大的原因也是因为他找不到第二个合适人选能够借力。
楚云飞以农业钱粮入手,希望能够以贷款的形式得到一大笔的扶持基金。
这样他就不至于从这群老百姓们手中收粮食,而是买粮食。
即便是以远低于市场价格购买,也比直接征收要强很多。
对于常凯申、孔庸之等人而言。
山西地区需要处理的可不仅仅只有日本人。
后续的交谈则是看起来更加的顺利,孔庸之虽然没有满口答应楚云飞的请求。
但也认真的表示会在评估之后做出相应的决定。
对于楚云飞所提的农贷、工贷,商贷等方面,也是进行了详细的了解。
没有丝毫的敷衍模样。
楚云飞虽然对政治方面一点兴趣。
但战史里面或多或少也会有这位“笑面虎”的记叙。
拿不到钱之前。
他是一刻都不敢放松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