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结了兵力,日军就会针对性的进行炮击。
这样的战斗,打的着实艰难。
若不是占据了个地形优势,加上第三军出力驰援。
娘子关恐怕早已经失守。
“黄长官不是说援兵已经到了吗,怎么就一个团?”
“管不了这么多了,娘子关要是丢了你我兄弟二人都要杀头!”
西北军本身就以擅长防守作战闻名。
孙连仲麾下的部队也是精通此道。
虽然国民政府主导的国防工事是一坨。
但阎老西修葺的防御工事可是实打实的钢筋混凝土碉堡。
三十一师的战士们充分发挥出了擅长近战、夜战的优势。
以大刀、手榴弹为制胜法宝,连续击溃日军的数次冲锋。
日军穿的胶底鞋、皮鞋。
爬山的速度极为缓慢,又是仰攻。
战士们的射击精度虽然不高,但在这种情况下打的可是活靶子。
而且为了打好这一仗,孙连仲将自己的家底子山炮营也拿了出来。
虽然只有八门山炮,但却是孙连仲为数不多的积蓄。
为了打好这一仗,他亲率麾下精锐第二十七师奔赴前线参战,侧击正在猛攻娘子关的日军步兵联队。
孙连仲麾下一共三个师。
分别是第二十七师、第三十师,第三十一师。
这三个师此前在平汉路作战之时,均伤亡惨重。
第二十七师,也被称之为调整师。
即入选了第二批调整计划的“德械师。”
虽然不是德械,但部队统一了步枪口径。
实列了不少的轻重机枪和迫击炮。
听起来似乎很强,但此时的第二十七全师上下。
轻重机枪不足一百六十挺、迫击炮也只有二十二门,炮弹不足两千发。
平均下来一门迫击炮的备弹数量甚至不足一百发。
不过,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
原本因为刘峙指挥失误所造成的溃败兵力,也在逐渐的归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