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一群老学究各自发烟,当即都点了起来。
从建康来的会议主持人也是皱着眉头,抹了一包青色壳子的香烟出来,不过他没有点上,只是夹着,然后思考着张浩南之前说的那番话。
所有的要素,需要串联起来,然后统一思考。
有一点张浩南没讲错,这是“慈善公益事业”。
原本是要走财政,然后再从社会上募集资金。
一般像“希望工程”“红十字”什么的,社会上募集资金倒不算什么难题。
可“工读学校”其实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困难、舆情。
再有就是社会上的企业,不愿意碰这个,名声是不一样的。
现在张浩南把原先神森福利用品厂的产品,其包装物放在两江省半工半读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作业加工,劳动强度不大,但却是简单的重复劳动。
其实很磨人。
几乎所有的重复劳动,都有这样的功能。
“两江省可以搞,不代表别的省……”
“你他妈是不是脑袋里装的是豆腐?我往哪儿投资,就往哪儿试点,这很难理解吗?”
“你妈的素质是真的低!”
“还是那句话,不爽可以走流程剥夺我的代表身份。我换个姿势再来过就是。”
“你别恶心人了行不行?今天没人跟你对骂,行行好,这里是京城,不是建康!”
“哼。”
张浩南轻哼一声,然后翘着二郎腿喝可乐。
他抬腕看了看时间,忽地听到有个大报的副总编辑弹了弹烟灰看着他问道:“张浩南同志认为学校规模多大?”
“经济不好的省呢,最好直接集中到某个地方管理,走省里的统一财政。我呢,也方便设置一下配套设施。所以,越大越好。”
“张总,规定是上限四百人。”
“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我直接十个学校连在一起盖,有问题吗?没有问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好家伙,这年轻人!
有个老头儿烟灰都掉了,人直接愣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