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餐前,胡湘做了简短演讲,大意是开春后督促农民抓生产,修水利,惩罚懒汉。
县令,县丞要跑遍辖区内每一个村落,甚至每一户人家。
现在的县域人口,也就两万到五万之间,县级干部能跑的过来的,这时的县不能和后世对比,后世平原地带一个大村人口就有一万。
胡湘和燕京府几名重要官员坐在一桌。
燕京通判对胡湘说道,现在劳动力缺乏,官府想干的事,都因劳动力不足,而完成不了,尤其是大的水利工程。
还说了燕京书院,燕京女子师范两院有三千多人,官府除了供应食宿,还有每月一块半的补助,增加了府衙财政负担。
燕京书院和燕京女子师范是燕京乃至北方的最高学府,里面的学子为十二到十八岁之间,这在农村正是能干活,也是能吃的年龄,他们出来读书,那家里就少了劳动力,因此补发了补助。
不过学院有假期,分别是麦收假期二十天,秋收假期二十天,啥寒暑假!没有!
燕京通判希望学子补助由朝廷承担些,毕竟培养出来的学子,大部分送给了朝廷,分配到了武安,大名府两地。
胡湘对燕京通判说,会向户部反映燕京的情况。
大学在一个城镇,能显着提高这个城镇的档次,这个燕京通判怎么还把燕京书院当做负担。
燕京书院和燕京女子师范书院,每月需要一万五千块,办学费用都是由燕京府提供的,但很多学生不都是燕京府的,因此燕京府的一些官吏对此有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