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着道听途说的事情,指斥国家大臣,非议太母的除授。”
太皇太后听着,脸色瞬间红润起来。
“若如此!”她快意的道:“老身几为之所欺也!”
语气是既亢奋,又愤怒。
过去这几天,庆寿宫可憋坏了。
舆论压力大到她都一度动摇了,还是她身边的粱惟简、梁从政等内臣极力劝说,这才稳了下来,没有退让。
至于粱惟简们为什么要劝说?
这自然是赵煦做的好事。
上官均那篇文章一刊载,大内的内臣,马上就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跳起来。
因为,上官均的文章,扫射了所有内臣,还喊出了‘内臣皆曰可杀’的口号。
上官均踩李宪,这些家伙可能乐见其成。
但扫射所有内臣,还对内臣们喊打喊杀,那内臣们就容不得他了。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内臣们可绝不希望,外廷借着这个契机,继续打压他们,限制他们。
于是,所有人都团结起来。
就连诸位皇太妃身边服侍的内臣,都开始被动员起来。
而内臣都是揣摩人心的高手,各种话术也都是运用的炉火纯青。
于是,太皇太后身边,日夜都有人在游说。
就连宫中的太妃们,也开始出来,找太皇太后,劝说她坚定起来。
本来庆寿宫就对外廷不爽。
如今得到了这么多支持,自然是有心要与外廷掰一掰手腕,以确立权威。
只是,外廷的风向不是很对劲。
有着慈圣光献的前车之鉴在,太皇太后是犹豫不决,又心有不甘。
如今,赵煦送上的这个大礼包,让她无比快意,可谓是瞌睡来了就碰到枕头。
她当即道:“官家,这邵伯温今何在?”
“却是在洛阳寓居!”
“粱惟简!”太皇太后扭头看向身边的粱惟简。
粱惟简立刻拜道:“臣在,请娘娘吩咐!”
“汝立刻带一队人,去洛阳,将那邵伯温给老身押来汴京,让开封府给老身好好审一审他构陷国家大臣,污蔑朝廷要员的事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