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赵煦重提此事,两宫的神色变得严肃起来。
因为她们手中的边报上没有广西经略司的签押。
换而言之,这只能说明——归化州的人,觉得经略司信不过!
为什么信不过?
肯定是有原因的!
赵煦观察着两宫神色,趁热打铁,火上浇油,继续道:“此外,不知太母、母后可还记得,二十日前我曾说过,天旱不雨,我曾辗转难安……恐有兵祸……”
“如今,广西出事,恐怕就要应验了!”
两宫都不解了,小小交趾,还能有何作为?
他们也配成为大宋的祸患?
赵煦见着,道:“太母、母后可知,皇考在时,曾叮嘱过我……”
“皇考曰:交趾小国,不足挂齿,然而,一旦其得归化州,便又是一个西贼!”
“我不懂,便问皇考缘何如此?皇考于是手画广西之图教我……”
“并教诲我曰:归化州,系右江控扼咽喉之地,制御交趾、大理、九道白衣(今云南红河州哈尼族)诸蛮之要路也!”
“若使交趾得归化州,则我右江无险可守,且可使交趾得大理之马!”
“如此,交趾小贼,长久必为大患!”
两宫听着,神色严肃起来。
听政以来,两宫常常能听到朝野大臣的奏议。
其中又以对西贼的议论最多,而在这些议论中,士大夫们最遗憾的就是真庙的时候,中了西贼李德明貌似恭顺的计,结果酿成大祸!
难道,现在的交趾也会成为未来的新西贼?
赵煦看着两宫的样子,知道火候差不多了,于是便拿着侬智会边报,假装刚刚看到的样子,对两宫道:“太母、母后……交趾人就是当代的西贼啊!”
“太母、母后,看看这首诗吧……”
两宫低头一看,看着侬智会附录的一首交趾太尉、辅国上将军、同中书门下上柱国李常杰的一首诗。
两宫最初因为在气头上,没有仔细看。
现在被赵煦指出来,顿时眼睛就都红了。
骑脸不是这么骑的啊!
什么叫‘南国山河南帝居’?